深秋的傍晚,夕陽下的蓬瀛村,一片金黃。在城步豐捷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里,一顆顆色澤鮮亮、渾圓飽滿的百香果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果香。
▲在城步苗族自治縣汀坪鄉橫水村百香果產業基地,果農運輸百香果。邵陽市創民辦供圖
城步苗族自治縣地處湖南省邵陽市西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相鄰,氣候與土壤條件同廣西相似。近年來,城步苗族自治縣從廣西成功引進百香果、羅漢果等作物。“在廣西技術專家的指導下,百香果產量年年增加,成為城步農民致富的‘黃金果’。”城步豐捷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韜介紹,合作社今年種植百香果30余畝、羅漢果20余畝,預計產值可達700萬元以上。
湘桂邊界地區山水相連,共建共用部分道路、水圳等基礎設施。城步苗族自治縣汀坪鄉和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共建水圳,方便兩地群眾灌溉田地。看著汩汩清水滋潤著農田,汀坪鄉高橋村村民曾德福高興地說:“這是‘幸福水’,讓我們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
近年來,邵陽市各區縣立足實際,與桂林市有關區縣開展聯創共建,推動農業產業聯發、基礎設施聯建、群眾文化聯創、社會治安聯防、矛盾糾紛聯調,深化交流協作,促進共同發展。
——產業聯發助推經濟發展。經過考察調研,汀坪鄉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確定了“兩果兩茶”(羅漢果、百香果、油茶、峒茶)產業發展戰略,從江底鄉引進羅漢果、百香果,學習種植和培育技術。同時,引導廣西種植大戶到汀坪鄉合作經營,成立專業合作社,為社員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拓寬銷售渠道。目前,汀坪鄉“兩果兩茶”種植規模達6000余畝,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設施聯建便捷生產生活。邵陽市與毗鄰地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如,汀坪鄉高橋村與江底鄉龍塘村共建共用道路和水圳,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新寧縣與桂林市資源縣建立基礎設施聯建機制,開展共建“民族團結林”等活動,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文化聯創促進“三交”。邵陽市積極推動與毗鄰地區共辦文體活動,豐富各族群眾文化生活。如,汀坪鄉、江底鄉依托“油茶節”“酒粑節”“荷桃節”等活動平臺,推介優秀文藝節目,開展文化交流。新寧縣舉辦“湘桂情、一家親”各族青少年籃球友誼賽等,加強與資源縣的交流。同時,新寧縣、資源縣依托八角寨景區共建湘桂崀山文化旅游協作區,促進各族群眾交流交融。
——治安聯防維護社會穩定。邵陽市主動對接協調邊界各方建立聯防共治機制,加快推進邊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如,城步苗族自治縣與資源縣簽訂《河口、江底、汀坪三鄉治安聯防協議書》;邵陽市洞口縣大屋瑤族鄉、桐山鄉與懷化市溆浦縣龍潭鎮、大江口鎮,洪江市塘灣鎮簽訂協議,從市場監管聯動、信息共享體系等方面建立共建共享機制。
——矛盾聯調助力團結進步。邵陽市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制度的重要作用,推動邊界地區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如,城步苗族自治縣與資源縣簽訂聯調協議;綏寧縣麻塘苗族瑤族鄉與懷化市會同縣金子巖侗族苗族鄉建立聯防聯調機制,有效預防、減少和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兩地群眾共同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