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1月9日訊(通訊員 唐承元)1月8日,據城步苗族自治縣林業局辦公室消息,2020年春季,城步將植樹造林2.71萬畝,其中常規造林2.5萬畝,新造天然闊葉林或闊葉混交林2100畝。至2025年,全縣擬將增加天然闊葉林1.5萬畝,全面助力生態自然修復。
天然林或野生闊葉林不僅具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凈化水源諸多功能,還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新鮮氧氣功能,是眾多生物的主要棲息地,具有極高的生態和文化科研價值。近年來,城步堅持保護優先、分類指導的原則,對必須保護恢復的天然林區域,劃定生態紅線,采取嚴格禁伐、禁游、禁獵、禁牧等“只保護不開發”措施;對適宜恢復天然林的區域,留足發展空間;對征占用天然林地,提高門檻,以維護天然林生態功能的可持續性。同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生態保護與修復,嚴厲打擊毀林開發及一切破壞野生動植物自然棲息地行為。計劃到2025年,全縣新增天然林面積1000公頃(1.5萬畝),使全縣生態公益林總面積達到11.49萬公頃(172.3萬畝)。
該縣還建立了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動態數據庫及監測體系,保護銀杉、紅豆杉、金絲楠木、資源泠杉等野生珍稀瀕危植物;設立大竹山候鳥遷徙觀測站和沙角洞植物種源采集基地;嚴格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法規,維護生物多樣性,提升自然修復水平。
現在,“家住深山不燒柴”已成為該縣林區市民普遍現象,苗鄉30萬同胞以電、沼氣、太陽能代柴的改燃戶已超過90%,每年減少天然林消耗29萬噸,全縣走出了一條以林蓄水、以林激活生態自然修復的新路,昔日見不到的鴛鴦沿河戲水,獐、兔、野豬滿山跑的景象又再現了。據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該縣就接待國內外生態旅游游客27萬人次,創經濟效益2.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