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5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0家,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總數全省第一
——邵陽,老工業基地闊步向“新”
邵陽經開區。 申興剛 攝(湖南圖片庫)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戴鵬
10月10日,位于邵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三一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總裝車間一派繁忙。這個全球最大的工程攪拌車生產基地,平均每18分鐘就有一輛混凝土攪拌車下線。
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基地,邵陽市這些年一直在向“高、新、特”轉型。打開邵陽市的地圖,標注三一專汽這樣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企業,密密麻麻、越來越多。目前,邵陽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5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0家。
積極布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邵陽經開區醫藥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寶東醫藥原料藥生產基地正在進行基礎施工。
邵陽經開區醫藥產業園規劃用地總面積為392.99公頃,定位為“大湘西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邵陽產業轉型發展動力源”,產業主要為醫藥原料產業、新能源電池材料及其配套產業。
“在邵陽產業發展版圖上,以生物醫藥為代表的大健康產業已成為一支實力強勁的生力軍。”邵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初步形成以現代中醫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醫養康養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格局。
湘中制藥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生產線,一顆顆藥丸正源源不斷下線。這條丙戊酸鎂緩釋片生產線擁有全國領先技術。
湘中制藥是全國大型抗癲癇藥物生產基地,其主導產品丙戊酸鎂緩釋片、丙戊酰胺片均為國內首創,丙戊酸系列產品占據全國同類產品35%的市場份額。
邵陽市生物醫藥產業已初具規模,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企業87家。2023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實施過億元重大項目2個,總投資達到25億元。
邵陽市聚焦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數字經濟(新型顯示)、特色輕工、大健康、生態綠色食品、循環經濟、新能源、現代農業和精品文旅九大產業,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
邵陽新能源裝備及新材料制造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該產業園總投資24億元的金盤科技項目,是省委、省政府“湘瓊合作”決策部署的標桿工程,也是邵陽新能源領域應用全產業鏈的龍頭項目。項目一期用地面積12.6公頃,建筑總面積133615平方米,新建中高端電氣設備工廠、庫房和相關配套設備。
“如今,邵陽新興產業不斷壯大。”邵陽市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聯數據湖南算力中心被列入省級新型數據中心重點建設項目、省級數字新基建標志性項目;湖南云港數據、彩虹特種玻璃、邵虹特種玻璃、邵陽先進制造研究院納入全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
數字化賦能,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湖南東億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打火機新品設計,引入3D打印技術制作模型;難度最高的焊接環節,上馬自動化焊接設備;安裝打火機齒輪,用上了機器視覺技術,生產效率提升30倍。
拓浦精工的生產車間,“中央指揮室”將所有的信息進行匯總,智能分配生產任務,人員節省40%,效率提高2至3倍,30秒可組裝一個電飯煲……
這是記者走訪邵陽企業時,看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生產效率提升的生動場景。
邵陽市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強化智能制造,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位于邵陽經開區的湖南富蘭地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高精密切削工具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生產車間13條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鮮少看到操作人員。
“現在,人工在生產過程中更多地是作為輔助角色,主角就是自動化生產設備。”湖南富蘭地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成勇說,通過數字化改造,設備運行效率提高了3倍,一個員工可以同時操控4臺機床,還能通過系統控制國外分公司的產品生產。
數字賦能,邵陽傳統制造業活力勃發。
中電彩虹(邵陽)特種玻璃,擁有國內首條G7.5蓋板玻璃生產線,可產出全球尺寸最大的蓋板玻璃;邵陽紡機研發制造的特種纖維成套設備,生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航空航天、裝甲防彈、海洋工業、安全防護等諸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1月至8月,邵陽市數字經濟產業鏈完成產值(收入)578.4億元,增長9.97%;同時新增榮博光電、中雪電子等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家,規模工業企業4家。
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全省第一
湖南亮國科技集團,每年1.8億片隱形眼鏡從這里銷往世界各地,是全球最大的彩色隱形眼鏡生產基地之一。
“公司自主研發的完全膜壓技術,填補了中國大陸地區批量生產日拋型隱形眼鏡的空白。”湖南亮國科技集團董事長唐順初說。
依托湖南亮國科技集團,邵陽打造完整的隱形眼鏡產業鏈條。“從接單到生產發貨,30天內基本能完成,這種生產力放眼全國,確實不一般。”來自深圳的客商王鑫說,這就是特色產業聚鏈成群帶來的效應。
特色輕工產業是邵陽傳統產業。這里生產全球70%的注塑打火機、全國40%的小五金套件、全國60%的書包……2000多家中小微企業抱團發展,特色輕工產業驚艷蝶變,成為全市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在彩虹玻璃的帶領下,邵陽市聚集新型顯示材料企業58家,產值規模突破100億元。建成邵陽智能終端產業園、東盟科技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等顯示產業承載平臺,吸引銘基高科、訊源電子等智能終端制造企業進駐。
在新邵縣,全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邵銅鋁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產業集群正進一步擴大,廢舊金屬、廢舊塑料、廢舊電子電器、報廢機動車等在這里變廢為寶。
邵陽縣高新區依托高技術新材料產業園,成立硬質合金集群發展促進中心,引進湖南佰科新材料、湖南賽維克新材料等20余家企業入駐,硬質合金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目前,邵陽市培育了1個千億元級產業、1個500億元級產業,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總數居全省第一;九大重點產業鏈實現總產值223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