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瑋給村民講解田間管護的注意事項。
邵陽新聞網4月26日訊(通訊員 唐芳艷)4月25日上午,春雨初霽。在綏寧縣金屋塘鎮大吉磚屋新村的白芨基地,20余名村民一邊給白芨除草松土,一邊細聽德思生態種養家庭農場創建人趙瑋講解田間管護的注意事項,現場氣氛活躍,呈現出一派春耕忙碌景象。
趙瑋,中共黨員,綏寧縣金屋塘鎮大吉磚屋新村人,現任大吉磚屋新村秘書。四年前,街頭巷尾的人還在議論他,在外奮斗多年,事業有成,卻放棄高薪工作回到這窮山僻壤的鄉村創業,也不知道圖什么?如今,十里八鄉的人依然在議論他,他不僅是返鄉創業的“排頭兵”,而且也是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雁”。
堅強的創業先鋒,甘于奉獻助鄉親
10多年前,趙瑋懷揣著夢想到外闖蕩,憑借吃苦耐勞和業績突出被提拔為公司業務經理,干得好時一個月工資有4萬多元。在趙瑋的工作蒸蒸日上,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鎮村兩級干部看中了他的人品和能力,便組織村“兩委”力邀他回村創業,發揮能人優勢,帶領鄉親們共同發家致富。
飲水思源,情系桑梓。2019年冬天,趙瑋帶著這樣的情懷,不顧家人反對,放棄高薪毅然重返家鄉?;卮搴螅w瑋經常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學習經驗分享給村民,教會大家如何利用閑暇時間打理產業種植。在他的帶領下,鄉親們不僅降低了種養殖風險,還增加了收入。2020年11月正值村“兩委”換屆,經大家期盼,趙瑋高票當選為村干部。在任期間,趙瑋不僅工作表現突出,多次獲得上級領導表揚,同時不忘初心,帶領群眾共同謀發展創增收。
熱心做人做事,搭起干群連心橋
趙瑋自掏腰包給劉永漢送藥上門。
有人說,趙瑋永遠是“熱心助人、溫情服務”的好干部。家住大吉磚屋新村14組的劉永漢,因身體原因不能做重活,平時也沒有什么其他收入,僅靠低保戶的補貼維持生計。趙瑋了解到他的特殊情況后,經常與他話家常、解難題,介紹去自家農場做一些輕松的農活,每天能有100塊錢的工資,解了燃眉之急,同時當得知他腿腳經常酸痛,便自掏腰包送藥上門。
2022年7月,持續高溫少雨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趙瑋總是在抗旱一線,只要有村民需要,他總會在第一時間幫忙抽水灌溉,每天忙碌在田間地頭,堅持深夜才回家吃飯。因忙于幫助群眾灌溉救糧,自己生態養魚池塘無暇兼顧,年初的兩萬尾魚因缺水僅剩幾千尾。趙瑋時刻幫助他人,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對自己卻十分苛刻,不顧家人反對,執意沖在群眾前線,幫助他人舍棄自己。每當村民談論他時,都會豎起起大拇指,夸口稱贊。
發展特色種植,實現村民“家門口”就業
帶領群眾種植中藥材,實現家門口就業。
回村后,趙瑋樹立生態種養的理念,創建德思生態種養家庭農場,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帶領村民種植白芨、吳茱萸、黃精、山蒼子等中藥材,并承包魚塘開展生態養魚,帶動村民以“土”致“富”,開發利用農村荒蕪土地,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激發了農村經濟活力,為鄉村振興貢獻“能人”力量。據統計,帶動貧困人口、殘障人員60余人就業,每年 “貧”“殘”人口收入萬余元,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一個人富不算富,只有把周圍的老百姓都帶富,才真正實現我的人生價值。”這是趙瑋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積極帶領村民致富,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年僅36歲的他,先后獲評“創新創業好青年”、“新時代邵陽向上向善好青年”、“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并榮獲綏寧縣第二屆“道德模范”(誠實守信類)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