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的重慶至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熱壓車間,工人將剛下線的零件裝箱。新華社記者 儲加音 攝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3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總的來看,上半年,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顯效發力,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下階段,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暢通經濟循環,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具體而言,分季度看,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分別同比增長4.5%、6.3%。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0.8%。
“在經歷開局良好的可喜復蘇后,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承壓態勢明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指出,在國際環境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呈現出整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的態勢。
市場需求逐步恢復、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服務業持續改善、居民收入平穩增長,成為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半年報”的主要特征。
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餐飲收入、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和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21.4%、17.5%、10.5%,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當下正值暑期,餐館生意紅火,影院票房高漲,景區人潮涌動。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截至7月16日,暑期檔票房已超87億元,刷新暑期檔上半程票房紀錄。一幕幕熱鬧的場面和一個個躍動的數據,展現出中國消費的巨大活力。
“目前,中國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趙錫軍說,與此同時,以美食、文化、旅游等為代表的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直播帶貨、即時零售、首店經濟等新商業模式熱度不減,將持續為消費市場增添活力。
6月16日,觀眾在2023(第二十七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暨新能源汽車博覽會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今年上半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1.8%、13.9%;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6.8%、14.2%;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51.6%、46.3%。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崔凡說,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一系列投資數據印證了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尤其是以國產C919大型客機交付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正在加速向中高端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越來越足,將為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數據顯示,居民消費價格上半年同比上漲0.7%,比去年同期漲幅有所回落;從貨幣供應量看,6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11.3%,保持較快增速。付凌暉說,從全年來看,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穩步擴大、生產供給逐步增加、供求關系有望總體穩定,隨著經濟運行恢復向好,價格漲幅會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超大規模的市場、完備的產業體系、豐富的人才資源、較為活躍的技術要素供給……都成為2023年中國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的獨特優勢。
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提出8方面22項任務助力企業降低成本,再到海關總署推出16條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促進出口物流暢通、跨境貿易便利化等,中國及時出臺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大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鞏固經濟穩步回升態勢。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計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設民營企業376.4萬戶,同比增長17.2%,較一季度增速加快6.5個百分點。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復雜脆弱,增長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的發展活力更加吸引外界的關注。世界銀行最新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6%,較1月的預測值上調1.3個百分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4%。
寶潔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慕仁、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梅賽德斯—奔馳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今年以來,眾多跨國企業高層紛紛來華考察,為中國經濟投下“信心票”。
展望全年,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
“中國將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付凌暉說。
崔凡等經濟學家認為,2023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合理增速,推動全年實現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