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9月21日訊(通訊員 王域姍)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近年來,大祥區城南街道不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思路,始終把為民服務作為最強動力,崇實干講效能,打好為民服務“組合拳”,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深入推進公共服務工作提質增效。
搭平臺、建機制,精準精確對接需求。打造“一站式”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清晰明確、優化簡化社保醫保、民政救助等5大項25小項“就近辦”事項流程,暢通咨詢渠道、減少辦事成本;持續做好政務服務大廳愛心窗口建設,為特殊困難群眾提供綠色通道、上門服務、幫辦代辦服務,努力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建立“一站式”矛盾調處中心,整合街道派出所、司法、信訪、平安建設等部門資源和力量,織密社會矛盾化解之網。建設城南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及人民武裝部新陣地,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成立以來協助處理退役軍人困難訴求10余件,進一步增強廣大退役軍人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劃網格、縮距離,用心用情服務群眾。城南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推進“網格+公共服務”融合治理,出臺《城南街道深化黨建引領構建“五網四員三機制”常態化基層治理體系工作方案》,明確專班,壓實責任,優化服務工作機制。組建500余人“三長”隊伍,聯系服務群眾5000余人次,結合安全生產、防溺水、利劍護蕾等中心工作,持續開展全覆蓋式敲門行動,并通過院落會宣傳普及各類民生政策,打通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的最細“樞紐”。同時,“三長”志愿服務隊結合街道開展的“帶著板凳進村”等下沉服務舉措,協助廣泛收集并積極解決群眾意見訴求100余件,賦能為民服務高質量發展。
引數字、立設施,推進城鄉一體建設。城南街道持續通過打造“數字鄉村”和推進項目建設做實做細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工作。臺上村以數字賦能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村級“一門式”服務平臺,實現25項辦事服務項目網上辦、馬上辦;衛生室建立數字化健康檔案,實現遠程醫療、智能化診斷等服務;“數字地圖+數字臺賬+數字名冊”的全新數字警務社會治理模式搭建起鄉村多級網格化社會聯動治理服務體系。同時臺上村圍繞“門前十小”文化建設著力打造集休閑娛樂、文化活動、理論宣傳、志愿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成功申創“最美瀟湘文化陣地”。另一方面,借助于美麗鄉村建設以及田園綜合體項目實施,臺上清風兩村各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正在實施的城鄉供水一體化水網建設也切實加快了公共基礎設施向農村的延伸,不斷改善村民生活品質。
下一步,城南街道將繼續持續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豐富公共服務內容,發揮優勢,進一步整合力量,切實做到群眾有訴求、組織有回應、服務有保障、群眾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