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 活動動態

人才站C位,奮斗第一位——解碼邵陽市舉辦“人才日”背后的深意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作者:戴鵬 鄭丹枚 2024-04-24 15:36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戴鵬 鄭丹枚

1794年4月23日,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鎮學堂彎村的金水河畔,中國近代史上“睜眼看世界”的先驅魏源在這個小山村出生了。

魏源說,“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這也是邵陽這座千年古城對人才的深刻理解。

230年后的今天,把魏源誕辰日設立為“人才日”,以城市最高禮遇、最大誠意致敬人才,這是邵陽市對人才的深情告白。

目前,全市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謝道昕等20人為“寶慶引才大使”,邀請4批次30余名院士專家來邵指導并開展長期合作,人才總量達64.9萬人。

在邵陽,人才站C位,奮斗第一位。

以“人才日”為名

——邵陽全城對人才的集體告白

一座城市對人才能有多重視?

邵陽的答案簡單直接——以“人才日”告白。

1月10日新年伊始,邵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每年4月23日設立為“邵陽市人才日”的決定。

決定一經發布,立即登上社交網絡熱搜榜,不少網友大呼“被暖到了”。

4月23日,邵陽市首個“人才日”啟動儀式如期而至。節日,強調的是儀式感,正如邵陽市委書記、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嚴華所言,“以城市最高禮遇、最大誠意致敬人才,讓人才在邵陽有更多尊榮感、成就感。”

“人才日”啟動儀式上,邵陽選樹表彰一批先進典型,向高層次人才代表頒發“寶慶人才卡”;向引進人才代表兌現住房補貼、小荷人才項目補助、院士專家工作站經費……邵陽以一個個“特殊”的儀式,向各行業各領域的人才致敬。

表彰,是一種致敬,更是一種凝聚、一種激勵。邵陽對人才的“優待”,不止于此。

4月22日,新邵縣迭代升級了21條人才政策,聚焦循環經濟、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文旅康養等主導產業發展,鼓勵和引導企業引進一批產業領軍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并對新認定的省科技創新創業團隊、省“頂尖”“拔尖”人才、省級技術創新平臺、院士工作站均有資助。

“參加‘人才日’活動的,涵蓋了邵陽市相關部門、各區縣,還包括了重點用人單位。意味著,這是一次邵陽全城向人才的集體告白。”參加啟動儀式的引進人才代表、邵陽市中心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羅丹說,“這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榮譽感、獲得感,相信與邵陽雙向奔赴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用“人才日”破題

——邵陽尊才愛才敬才氛圍愈加濃厚

“邵陽舉辦這么高規格的‘人才日’活動,足以證明這座城市對人才的渴求!”邵陽“人才日”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院長李述湯說,這堅定了許多人才與邵陽這座城市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信心。

舉辦“人才日”,邵陽并非只是“唱高調”,而是以實打實的服務與措施,以及更大的格局來開展人才工作。

“人才日”雖以節日為名,但又不單純只是一個節日。4月初起,邵陽全市圍繞“人才日”動作頻繁。

邵東市舉辦“賢聚邵東·領跑全球”十公里歡樂跑活動,旨在全面加強人才工作,壯大人才隊伍,營造鄉賢人才服務家鄉、回報家鄉、熱愛家鄉、近悅遠來的良好氛圍,吸引了鄉賢、人才、商會代表等400余人參加;

邵陽縣舉辦人才發展暨湘商回歸、返鄉創業大會。作為“邵陽市人才日”系列活動之一,該大會現場簽約8個校地合作項目、32個湘商回歸項目,120個返鄉創業、133個愛心鄉賢主動認領公益項目;城步苗族自治縣舉辦“聚話農博·筑夢苗鄉”湖南(城步)高山農業發展研討會、湖南(城步)高山農業博覽會、“樂享生活·暢游苗鄉”湘桂風情精品旅游推介會等主題活動,各地專家學者、企業人才匯聚苗鄉;4月22日,邵陽舉辦“寶慶院士講堂(第二期)”,為邵陽市新材料產業發展解決技術、管理等方面難題。李述湯等為邵陽市新材料產業發展出謀劃策。院士開講,企業參會,頂尖科技人才資源和產業發展深度結合……

“當前,邵陽正處在推進現代化的重要窗口期,可以說,今天的邵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邵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華學健說,但無論如何,舉辦“人才日”,是一個破題的開始,邵陽尊才愛才敬才氛圍愈加濃厚,實現更高水平的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打造人才高地

——邵陽不拼重金拼環境拼服務

“邵陽是一座溫暖的城市,‘1+16’的人才政策體系、‘寶慶人才’計劃,為我們提供全方位保障。”引進人才代表、邵陽市第二中學教師唐振東說,這讓自己義無反顧地回到邵陽、留在邵陽、發展在邵陽。

近年來,邵陽吸引了一大批像唐振東一樣的高層次人才。目前,邵陽全市人才總量增加到64.9萬人,還在持續攀升。

究竟是什么樣的魔力,讓近悅遠來?

邵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龔紅果說:“邵陽引才留才,已不再是靠重金、拼政策,而是拼環境、拼平臺、拼服務。”

拼環境。邵陽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現象和論資排輩,創新舉辦產業人才工程系列初、中級職稱專場評審。119人通過評審。

拼平臺。邵陽建成駐外人才工作站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室)11個,打造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6家,建成適宜各類人才發展平臺。

“目前,我們已建立國家、省市級平臺15個,建立了邵陽市首個裝備制造業院士工作站(工作室)。”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院長楊海東說,通過平臺建設,引進高層次專家70位,聯合18所高校開展項目80個,培訓各層次人才2000人次以上。

拼服務。邵陽市人才工作“以情暖人”。著眼于專家人才的急難愁盼,全市由市主要領導牽頭,除了點對點服務院士外,2023年還示范帶動市縣兩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和上市公司高管1046人,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問題856人次。

選擇邵陽、扎根邵陽、建設邵陽——這正是邵陽以城市之名舉辦“人才日”背后的深意。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