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陽綏寧
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
“沒有污染的神奇綠洲”的地方
這里山高林密
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公路
如巨龍盤踞山間
不僅是通往云貴桂地區的交通要道
更是當地群眾的“致富路”
哪里有路,哪里就有養路人
面龐黢黑,雙手老繭
這是湖南省邵陽市
綏寧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
南片區片長龍運躍
給人的第一印象
龍運躍在調鋪路面
雖已立秋
但高溫天氣持續
高溫曝曬容易造成公路旁的山體松動
出現墜石等情況
龍運躍和隊友每天頭頂烈日、腳踏熱浪
往返于片區養護公路間
他們要一路查看、及時處置可能出現的險情
今年54歲的龍運躍
已經養護公路34年
綏寧多山且植被茂密、風景優美
對于養路人來說
他們沒有時間欣賞美景
要時刻關注道路兩旁的樹木和泥石狀況
更要時刻準備“在路上”
是什么力量讓龍運躍堅守34年?
“不要怕吃苦、怕困難
做事要認真,要多學習
養護公路就是在造福群眾。”
帶著父親的諄諄教導
1989年12月
龍運躍成為綏寧天堂道班一名養路人
一到道班
他就拿起掃把
跟著老師傅們出去清掃公路
每天跟著師傅早出晚歸
認真學習公路養護技術
遇到問題虛心求教
龍運躍和工友向路面噴灑瀝青
由于踏實肯干
兩年后
龍運躍擔任綏寧下寨道班班長
他主動承擔了任務最重路段的養護工作
當時修補公路需要在大鐵鍋里燒化瀝青
然后倒入砂石、人工攪拌裝車
再運到需要修補的路段
為節省經費
他常常劈柴熬瀝青、撿石鋪路
在他的帶動下
下寨道班出工出勤率達到100%
這時龍運躍對父親的話有了更深理解:
“養護工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保障公路暢通
這是對生命安全最大的保證。”
因為工作出色
單位計劃將他調進城區機關工作
但他仍然選擇留在公路養護一線
就這樣,龍運躍分別在
楊家寨、鵝公等偏遠道班工作了19年
每到一個新環境
他總能干出新成績
2010年
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
將龍運躍管養的寨品線公路
沖刷的“面目全非”
龍運躍冒著大雨
帶領隊員起早貪黑、一鋤一鏟
把沖到溝里、田里的砂石清理干凈
然后一段一段調鋪
經過連續10余天的奮戰
修復水毀路面2.4萬㎡
路基缺口12個共41.6m3
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
龍運躍調回綏寧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
他又提起“重擔”
請纓擔任南片區片長
帶隊負責123公里國道和省道的養護
由于山大坡陡、路況復雜
龍運躍負責的片區
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大
他不敢有一絲懈怠
每天7點多出門
晚上7點多才回家
路途遠,他就帶著飯盒上路
渴了就在路邊找山泉水解渴
在老搭檔趙長軍眼中
龍運躍很拼
無論是冰天雪地、寒風暴雨
還是烈日炙烤、塵土飛揚
每天奮戰在公路上
“作為片長,他也總是以身作則
把最苦最累的活留給自己。”
2024年1月
受低溫雨雪天氣的影響
龍運躍管養片區路面結冰嚴重
為了保障道路暢通、群眾平安出行
他第一時間帶領團隊加入戰斗
對片區結冰積雪的路段、橋梁
和坡路、彎路、臨水臨崖等急險路段
進行全面排查和處置
及時破冰除雪、揚沙防滑
設置警示標識牌
龍運躍說
“既然干了這一行,就要擔起這份職責
保障公路平坦整潔、暢通無阻
是每一名養路人的使命”
隨著綏寧國省干道不斷優化、提升
曾經的砂石路如今變成了瀝青路
看著養護的道路一天一個樣
龍運躍很開心
因為交通便利
山里發展起旅游業
農特產品運往外地方便了
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看著眼前的公路上車來車往
龍運躍充滿干勁
龍運躍說他不怕苦、不怕累
“順暢安全的通行大路
是有人在默默保障
我愿意做那個背后的人!”
2024年第二季度
龍運躍入選“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