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謝超 攝
南山霧凇。 阮和清 攝
蔣劍平 張佳偉 鄭丹枚 陳 多 陽望春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美麗中國建設的精彩篇章,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湖南有幸,邵陽有幸,全國首批10 個試點區中,榮獲1席。
在前人沒有走過的地方闖出一條新路,談何容易?省委、省政府和邵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試點工作。省里主要領導多次研究部署并深入試點區調研和指導,強調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貫穿試點全過程,探索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互促共贏新模式,把南山這塊神奇的土地保護好,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肩扛神圣使命,牢記殷殷囑托,4年多來,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方位推進,探索并建立了統一的管理體制、規范的運行機制,創造了一批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被譽為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南方樣本”。
從“九龍治水”到“統一管理”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主要由城步苗族自治縣原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和白云湖國家濕地公園整合而成。“4塊‘國字號’自然資源保護地合并升格為國家公園試點區,這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優勢。”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城步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羅建南說。
有優勢也有弊端。“之前,區域內有四五個管理機構,可謂‘九龍治水’,管理呈碎片化,還有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羅建南介紹。
2017年 10月,經省政府同意,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授牌成立,對試點區原4個保護地從地域、資源到機構整體“收編”,實施統一管理。管理局針對各保護地之間在區域、界線等方面存在重疊、穿插、“飛地”等現象,以條塊式、線形式重新劃定管轄區域,實現區域無縫對接和空間整體連通。
試點前,區域內各類規劃存在政出多門、交織重疊等問題。公園管理局實施多規合一,構建系統的規劃體系,將試點區內4個保護地總體規劃進行優化整合,同時將當地政府涉及試點區的“十三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旅游規劃等進行統籌融合,出臺《南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18-2025年)》以及控制性詳規和候鳥保護等12個專項規劃,同時制定《生物多樣性監測技術規程》等6個技術規范規程,形成一主多輔、一體多翼的規劃體系。
自此,試點區實現“一個保護地一塊牌子、一個管理機構”的統一管理目標,公園管理局內設規劃發展、資源管理、生態保護等機構,下轄4個管理處和執法支隊,形成“轄地明確、事有人管、責有人擔”的工作新格局。自然資源管理處處長付昭良在接受采訪時說:“國家公園內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保護、管理和運營,都由我處負責。責任明確,責任也重大。”
從畏手畏腳到大展拳腳
今年7月,南山國家公園金童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在白毛坪鄉小寨村,多次發現部分村民非法攔河抽砂。7月23日,管理處聯合保護區執法大隊到現場開展執法,對攔河水泥壩、抽砂設備進行拆除、銷毀,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和教育。
“保護區內發生的違法行為,以前我們‘只能看不能管’,只得請相關執法部門來處理。現在好多了,公園管理局就有行政執法權、處罰權,處置快、效果好,違法行為也得到了遏制。”金童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張先泰感慨地說。
據介紹,省政府認真落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的規定,授權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履行國家公園范圍內必要的資源環境綜合執法職責,確定“省、市、縣三級授予”的制定思路,率先在10個試點區中進行行政授權先行先試,突出試點區生態保護等行政管理賦能。
2019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行政權力清單(試行)》,將省、市、縣有關行政許可、行政執法、行政處罰等行政管理權力相對集中,授予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行政權力197項,其中省級44項、市級16項、縣級137項。這項重大創新舉措,在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中走在最前列,為國家公園管理機構依法履職提供了法制保障。羅建南形象地說:“過去管理局一拳也打不開,現在可以說是大展拳腳啊!”
為確保做好權力清單授權后的承接工作,公園管理局印發《<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行政權力清單(試行)>責任分解表》,明確職責、權限、依據等信息,并在城步苗族自治縣行政審批局設立窗口,確保行政授權無縫對接。
在行政授權基礎上,該局還和當地政府出臺《行政授權外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協調等事權劃分》,明確雙方權責,強化政府生態保護協同責任和社會管理職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行政權力下放后,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將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相結合。為鼓勵老百姓將林地和林木流轉給管理局統一管理,管理局把每戶補償標準從每畝每年14.5元提高到50元,老百姓每年每人可受益近千元。”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蘇海介紹。
權力清單機制建立后,“錢江源”“大熊貓”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兄弟單位先后到“南山”取經。
從各自為政到聯合作戰
今年夏天,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與城步苗族自治縣政府和公安、農業農村水利局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從嚴查處白云湖水庫電魚、布網等非法捕撈行為,共出動執法人員130余人次,收繳網具32條、大網10張、燈光誘魚裝置36套,有效保護了保護區內的漁業資源及水域生態環境。
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作為我國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長、棲息于此。雖然隨著國家公園的試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但破壞、盜獵現象還難以完全禁止。一段時間內,公園管理局和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影響了打擊和處理。
為破除執法障礙,公園管理局攜同地方政府首次構建“多級聯動”式綜合執法體系,在局里成立綜合執法支隊并下設4個片區執法大隊,整合當地政府執法資源,建立聯合執法領導小組,保留森林公安局派出機構,構建形成集綜合執法支隊+執法大隊+聯合執法小組+森林公安派出機構“層疊式”執法組織體系,有效改變了執法被動局面。
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還延伸執法鏈條,加強與當地政府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協同,強化護林員管理,強化日常巡護巡查。2019年4月29日,在管理局和城步苗族自治縣司法機關的通力合作下,試點區首例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公益訴訟案件在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被告吳某某等3人獲有期徒刑、民事賠償、公開道歉等處罰,收到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據統計,自試點以來,綜合執法支隊共開展專項行動11次、日常巡護2100多次,辦理公益訴訟案件9件,破壞野生動植物的違法犯罪行為立案率、破案率均達100%。
國家公園的體制試點,涉及管理、建設、保護、保障和宣傳教育等方方面面,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萬里長征,我們還只走了第一步,任重而道遠啊!”羅建南表示,為了科學地建設管理好國家公園試點區,讓大山更綠、讓河湖更清、讓天空更藍、讓苗鄉人民更幸福,“南山人”將以迎接國家驗收為動力,斗志不懈、行動不減,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湖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