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商回歸 動能澎湃
2012年首屆邵商大會后,邵商回鄉投資超過3000億元,占邵陽招商引資總額近八成
湖南日報12月28日訊(記者 蔣劍平 張佳偉 通訊員 林尹俊)12月19日,天氣寒冷,但擋不住邵陽經開區東盟科技產業園的建設熱潮。“我們力爭年底完成主體建設,明年上半年投產一批企業,為邵陽新增一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現場督戰的泰國湖南商會會長、邵商劉純鷹介紹,由他牽頭投資50億元建設的這個園區,已引進電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企業50多家。
“把千千萬萬邵商匯聚起來,是推動邵陽創新發展的強大力量。”這是邵陽市決策者多年來形成的共識。邵陽人善經商,赴境外投資總人數居我省首位,全球各地邵商達100萬人,擁有2萬多家規模以上企業、資產超過4萬億元。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邵陽市大力實施邵商“回歸工程”,先后出臺《關于迎老鄉回家鄉創業發展的若干支持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邵商聯絡辦公室,主動服務邵商。市、縣兩級黨委、政府領導經常率隊到珠三角、長三角等地與邵商對接,并連續舉辦4屆全球邵商大會,充分發揮全球46家邵陽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盛情邀請邵商回鄉發展。
筑好巢,引金鳳。2014年來,邵陽市大力打造“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創辦13個湘商產業園,建成標準廠房522萬平方米,數量居全省前列。還建成了一批技術創新平臺、產學研融合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等。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邵十條”,投資環境日益趨優。
在家鄉召喚下,邵商掀起回歸潮,奏響回報桑梓的“鄉戀”新曲。據統計,2012年首屆邵商大會后,邵商回鄉投資超過3000億元,占邵陽市招商引資總額近八成。邵陽市湘商產業園引進的863家企業,80%以上是邵商投資的。
邵商帶回了項目和資金,也帶回了新技術、新產品,培育和壯大了新產業。邵陽市商務局介紹,近年該市裝備制造、顯示功能材料、智能家居、循環經濟等7大工業新興優勢產業快速崛起,邵商功不可沒。邵商成為邵陽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催生了彩虹集團、拓浦精工、恒天九五、亞洲富士電梯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工業企業。去年,邵陽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幅居全省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