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突出產業引領,以更大決心發展先進制造業”,這為未來5年我市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市工信部門將如何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開創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10月22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平在接受采訪時說,全市工信部門將借好這股“東風”,進一步解放思想、精心施策,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全力以赴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奮力推動我市工業發展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楊平說,我市已明確工業發展目標,提出要確保規模工業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凸顯,綠色低碳發展更優。到2025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70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以上;規模工業企業數量達到2600家以上,新增100億級企業3家以上;打造1000億級產業2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0%以上,先進制造業占全部制造業的比重達6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以上。
為實現工業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全市工信部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以打造優勢互補、協調有序的產業發展格局為載體,引導資源合理配置、推動要素高效集聚。借力邵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國家級經開區的大好機遇,加快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加速項目、人才、技術、資金向園區集聚,建設我市承接產業轉移的主陣地,打造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領區。持續升級“滬昆百里工業走廊”建設,打造滬昆高鐵(高速)經濟帶,力爭成為泛珠三角地區重要的裝備制造基地、加工貿易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依托各縣市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產業開發區,打造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產業園區。
二是突出發展重點。全力打造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將工程機械、新型顯示器件產業集群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國家級產業集群,帶動和引領我市先進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提質倍增。加快建設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將邵酒、中醫藥、小五金、發制品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國內知名度廣、省內競爭力強的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農副產品加工、特色輕工、新型建材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打造一批傳統優勢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優勢。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和新能源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三是夯實措施路徑。實施企業引育工程。圍繞做大做強龍頭骨干企業,發展壯大創新型企業、加速培育優質小微企業等關鍵環節,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夯實工業經濟發展基石。實施園區強基工程。以創建“五好”園區為抓手,找好定位、搭好平臺、狠抓項目、創新體制、樹好形象,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將園區建設成我市創新創業的主要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圍繞我市先進裝備制造、顯示功能材料、智能家居家電等七大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以龍頭骨干企業為牽引,加速延鏈補鏈強鏈,努力形成縱向協調配套、橫向高度耦合的產業發展格局。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大力培育科技創新要素,壯大高新技術產業,為制造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實施品牌打造工程。提升邵陽品牌價值和競爭力,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的優質品牌,有力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實施數字賦能、人才集聚工、開放融合、集約增效等工程。
楊平說:“推進邵陽工業高質量發展,全市工信部門義不容辭,我們將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保障、精準招商引資、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考核機制,以工信人的擔當、情懷,辦好工業發展的事,為認真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推動工業經濟發展,助力現代化新邵陽建設貢獻工信力量。”
(邵陽日報記者 劉 波 通訊員 黃吉成 何 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