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 產業興旺篇

“電影人”變“新農人” 北漂邵陽女孩壓不垮的有機夢

來源:邵陽新聞網 作者:劉蕓 2022-01-13 18:18

80后“新農人”楊暉

邵陽新聞網1月13日訊(通訊員 劉蕓)“快看,這就是不打農藥、不用化肥種植的有機草莓,個頭大、產量高、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1月13日,在邵陽市綏寧縣肖家村食小甘有機農場里,一片片長勢喜人的草莓、西紅柿、白菜等有機果蔬整齊排列,80后“新農人”楊暉正忙著與鄉親們分享有機果蔬種植技術。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陸續返鄉,他們是擁有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新農人”。他們努力逐夢田園,實現自我、帶動就業、促進強農。作為“新農人”的一員,楊暉用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鄉村振興故事。

痛失父親 不向命運低頭

“爸爸與爺爺的去世都是因為癌癥,我認為守住健康最好的防線就是吃的健康安全,所以召集全家人回鄉,把種植有機、安全、健康的果蔬當做我們余生的信仰和使命……”楊暉真情流露,聲音哽咽。

今年36歲的楊暉,在綏寧縣肖家村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長大。大學畢業后,她來到北京投身影視行業,從起初的影視工作室發展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9年的奮斗歷程,使她在北京闖出了一片天地,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不僅如此,她還在北京開了兩家日料餐廳,長沙與泰國也購買了房產。在鄉親的眼中,楊暉是位佼佼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2019年楊暉父親的病逝,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勢喜人有機蔬菜

父親的離世,令楊暉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整個家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痛失父親后,楊暉化悲痛為力量,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替爸爸撐起整個家,照顧好家人。”于是,她花時四個月,走遍了家鄉的村村寨寨,對家鄉產業興鄉、產業興村進行了考察調研。她堅信“科學的有機種植將引領未來農業,更為家鄉神奇綠洲綏寧增光添彩”。這讓她看到了回農村的發展前景,且妹妹、妹夫擁有豐富的有機種植技術和經驗,于是她毅然決然地回鄉發展有機農業產業,開啟了“新農人”的創業之路。

改行種地 不向困難低頭

楊暉從“電影人”轉為“新農人”,一切從頭開始,一路跌跌撞撞,遇到了許多困難。她坦言:“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向困難屈服。我們這樣一群年輕人,不僅可以種出來不打農藥化肥的果蔬水稻,還能做到高品質、高產量、高營養價值。”

去年春天,楊暉的有機果蔬大棚,遭到了許多鼻涕蟲的入侵。眼看著好不容易培育出來的果蔬被蟲子啃食,楊暉心急如焚,很是焦慮。心想若自己放棄了,團隊也會一起退縮。于是她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親自帶領團隊一起徒手抓蟲。不料這小小的鼻涕蟲很是聰明,白天躲著呼呼大睡,半夜才悄悄出現。午夜時,楊暉帶領團鉚足勁像“護田衛士”般,紛紛挽起袖子抓蟲,極力保護農田。他們保護的不僅僅是這塊農田,還有全部的夢想。

“蟲子全身軟軟的,剛開始用手抓還真有點害怕呢!”楊暉回憶說,蟲子繁殖快根本抓不完,身旁總就有人跟她說,“哎呀,都長蟲了,趕緊打點農藥呀!”“菜都快被吃光了,現在打藥還來得及……”    

見此情景,楊暉沒有妥協,她說,“一旦打了農藥,前期辛苦改良的土壤全毀,所以只能從技術上突破!”楊暉一邊與技術員們商談防蟲害的新方式,一邊在互聯網上分享創業故事,求助網友獻策。大家積極想辦法,于是積累了防蟲網、防蟲板、容器乘鹽和啤酒等消滅蟲害方法,一次次嘗試,終于楊暉成功摸索出不打農藥滅蟲害的方法,解決了困難。有機果蔬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像個孩子般一天天健康成長,楊暉的心里樂開了花。

大家在有機農場里暢想未來

為了更好地發展有機農業,至今單身的楊暉一年365天幾乎放棄了個人生活,一心扎在自己的事業上,并閱讀了大量農業相關書籍,從一個“門外漢”,逐漸變為理論與實踐精通的“內行人”。

越挫越勇 不向天災低頭

“大雪,雖然壓垮了大棚,但我們追逐有機種植的夢想,永遠壓不垮!”去年年底,一場大雪壓垮了楊暉部分有機果蔬大棚,造成較大經濟損失,讓她一時陷入了困境,“其實,我們早已提前預案,加固了大棚,只是雪太大了,所以還是被壓垮了。”

大雪過后清除積水加固大棚

寒風呼嘯,風雪交加。楊暉的“護田衛士”再次沖鋒,利用耙子等工具奮力除雪,清除積水加固大棚。大雪無情人有情,得知情況后,該縣村干部第一時間前往基地勘查,組織人員幫助清理積雪行動,該縣領導時刻關注受災情況,指揮恢復災后生產工作,全力以赴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創業的路上一點都不孤單,感謝政府的及時救援,始終將我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幫助解決生活生產上的需求,讓我們更有信心、更有動力向前沖!”楊暉激動地說。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近兩年,楊暉先后成立了400平方米的有機肥廠,利用畜禽糞便及秸稈垃圾生產有機肥料。流轉土地50多畝建立有機農場,種植草莓、花生、玉米等當季有機果蔬,品種豐富,營養價值高,遠銷北京供不應求。為了更好地宣傳有機果蔬知識,楊暉還在綏寧開設了兩家新元素餐廳,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形成了一體產業鏈,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贊譽。

“只要想學,我們的種植技術通通免費傳授。”隨著口碑傳開,周邊縣市,甚至省外不少同行前來取經,她的心頭始終裝著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村民,楊暉熱心傳授經驗,希望用食小甘的有機種植技術幫助百姓增收,人人能吃上健康放心的有機果蔬。

游客在摘有機草莓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新年伊始,楊暉正忙著做新年計劃,她想通過自己的成功經驗吸引更多在外的年輕人回鄉創業,成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嶄新力量。同時,她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增開一家有機肥廠與一個種植基地,通過推廣有機種植技術,推動農業特色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讓有機果蔬成為家鄉“神奇綠洲”綏寧的致富新品牌。“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我會堅守初心,繼續逐夢!”楊暉堅定地說。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