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紅星云刊發邵陽市委書記嚴華署名文章《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 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寶慶人才高地》,現全文刊登以饗讀者。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
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寶慶人才高地
邵陽市委書記 嚴 華
時代呼喚人才,發展需要人才,事業造就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人才工作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打造國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進一步指明了人才工作方向。邵陽將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寶慶人才高地。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的重大判斷,作出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人才強國、什么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上用“八個堅持”系統概括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明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重大戰略、目標方向、重點任務、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社會條件、精神引領和思想保證,是我們黨對我國人才事業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深化,必須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
聚焦目標任務,扎實推動邵陽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邵陽將大力開展“五大行動”,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為建設現代化新邵陽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聚焦中心大局吸引集聚人才。統籌人才觀和發展觀,推進人才事業發展與經濟社會建設深度融合,切實把人才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圍繞產業鏈建強人才鏈,聚焦裝備制造、新型顯示等邵陽九大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以產業園區為主平臺聯姻“名校名院名所”,推動實現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項目鏈高度耦合、無縫對接;精準打造各類聚才平臺,開展人才回歸“春暉行動”,加強平臺建設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學科布局的統籌規劃,完善鼓勵返鄉創業的政策體系,推動在外優秀人才“功成不忘桑梓地,反哺故鄉建家鄉”。聚焦改革創新用好用活人才。創新人才管理機制,深入推進人才管理體制改革,持續向用人單位放權,為各類人才松綁減負;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開展人才評選“標桿行動”,評選一批“寶慶名師”“寶慶名醫”“寶慶工匠”;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推動科研成果來邵在邵轉化和產業化,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聚焦關鍵環節培養造就人才。積極對接科研機構、高校智庫和專家學者,開展人才培養“尖峰行動”,依托邵陽高等院校等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統籌抓好“六支人才隊伍”建設,形成門類齊全、梯次合理、滿足發展需要的人才體系;立足基層需求適當擴大培養規模,加大高素質農民、農村電商人才等培養力度,開展人才下鄉“星火行動”,推動更多人才扎根基層、服務基層、振興基層;注重抓好青年人才的培養,對好苗子敢于壓擔子、搭臺子、鋪路子,選派青年優秀人才到工作艱苦、矛盾突出的地方,到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崗位上接受煅煉、積累經驗、成長提高。聚焦營造環境尊重服務人才。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政策環境,精準對接人才發展需求,探索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全鏈條人才政策;著力營造拴心留人的服務環境,積極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平臺載體、產權保護、金融支持等精準服務;扎實開展人才服務“筑巢行動”,針對性解決各類人才的實際困難。
堅持黨管人才,不斷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人才事業是宏大的事業,人才工作是系統工程,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強化政治引領。把握不同年齡階段、成長經歷、教育背景的人才特點,針對性開展理想信念、國情省情市情、形勢政策教育,引導人才砥礪報國之志、厚植為民情懷,始終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大力選樹一批人才典型,宣傳人才先進事跡,推廣人才工作經驗做法,在全市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壓實工作責任。履行好黨管人才主體責任,把人才工作納入全局工作的“總盤子”,定期研究重大人才政策、重點人才問題、重要人才工作。用好黨委(黨組)書記抓人才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機制,做到一把手抓“第一資源”,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增強工作合力。進一步完善和強化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機制,著力構建“一盤棋”抓人才工作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