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開放的湖南走五洲 團結互助的邵陽人功不可沒

來源:華聲在線—湖南日報 作者:鄧晶琎 李志林 2016-02-23 17:01

在老撾首都萬象,有兩個中國人經營的市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里面經商的竟然大多是湖南人。楊洪軍就是其中一個,這個邵東人在那里闖蕩了五六年,做著批發箱包的生意。他說,雖然遠離故土,但比在家鄉種田,眼界寬了,收入高多了。

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在老撾做生意的湖南人超過10萬,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及中東一些國家,湖南人的身影隨處可見。

170多年前,邵陽人魏源吶喊出“睜眼看世界”。現在,成千上萬的湘人,“開步走世界”,追尋在遙遠的異鄉。

不僅是小商人,湖南的企業,更是放開了腳步,以開放的精神,勇闖世界五大洲市場。

截至2015年,湖南“走出去”企業累計1156家,遍布86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十位、中部6省首位。

走出去!加快發展對接全球的唯一選擇

中部湖南,正成為外來資本競相角逐的投資洼地,為何還要大步走出去?有企業家對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拋出了這樣的問題。

“如果說,過去他們還在猶豫,現在,越來越多湘企已主動意識到:走出去,是企業走出困境、加快發展、對接全球經濟的唯一選擇。”徐湘平話語堅定。

因為大膽走出去,湘潭神州龍實業有限公司成為湖南境外投資第一個吃螃蟹者,不但走出了發展初期沒有訂單、資金匱乏的困境,更發展成為涉足服裝、鋼鐵等多個領域的國際知名品牌企業。

因為大膽走出去,從省內相對貧困地區走出去的“邵商”,投資興業,縱橫東盟,在泰國、越南、老撾、印尼創辦了湖南工業園,彰顯了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

湖南走出去,是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新機遇的需要。

“一帶一路”戰略,具體化為道路、鐵路、航運等基礎設施領域的聯通,境外產業合作區建設,能源資源合作開發等。

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基礎建設、住宅產業等優勢非常突出,這正是新興市場所需要的。兩者有很強的契合點,“戀愛結合”便是很自然的事了。于是,中車株機、中車株洲所、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一大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正搭乘“一帶一路”的快車,加速海外擴張。

湖南走出去,是加快富余產能轉移的需要。

近年來,我省鋼鐵、水泥、造紙、電力建設等行業已具備較好的基礎和優勢,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企業集群。

“‘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中,70%以上國家的鋼材全部需要進口,這為我們走出去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華菱鋼鐵集團副總經理陽向宏介紹,集團收購澳大利亞FMG部分股權后,通過高位出售股票、利潤分紅等,已收回三分之二的投資。

“產品和產能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條。”徐湘平介紹,我國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資源和環境制約日益趨緊,必須加快過剩產能和成熟技術裝備對外轉移;同時,目前境外資產、能源資源、設施、人力資本等相對便宜,為湘企開展國際并購、吸引海外人才提供了難得機遇。

湖南,已迎來走出去的最佳時機。

 成效?走出去的企業,經過磨礪后發展加快

在老撾,據當地官方數據,每年的摩托車銷售額中,湖南人搶占了90%的份額;老撾60%的手機生意、50%以上的服裝和箱包市場份額都是邵東人的天下。

五大洲廣闊的海外舞臺,湖南人正演出一幕幕精彩大戲。

中車株機,在馬來西亞、土耳其、南非等地投資建設軌道交通裝備研制基地,實現了湖南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在當地的落地;

湘電集團,其機電產品進駐歐美80多個國家,還在美國、日本等老牌制造大國設點,讓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成套裝備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屢獲訂單;

中聯重科,不僅將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還把生產車間搬到了印度、巴西、意大利、白俄羅斯等國;

隆平高科,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沿著“一帶一路”播撒合作共贏種子……

優勢產業走出去攻城拔寨,富余產能走出去開疆拓市。

在全國變壓器產品積壓嚴重、效益下降的現狀下,衡陽特變電工積極走出去,在西非建立變電站和輸電線路,2015年銷售利潤同比增長20%,在同行業中獨占鰲頭。

2015年,湖南實施了對接“一帶一路”走出去新戰略,一批重大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在帶動優勢富余產能走出去的同時,更帶動了資本、技術輸出。

三一重工投資1.7億美元建設巴西生產基地及工業園區;株洲旗濱投資1.9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建立了浮法玻璃生產線;泰富重工投資2.2億美元在巴西建造8條重型船舶;湘鄉建成水泥廠在哈薩克斯坦投資9000萬美元;湖南鵬輝水電公司在尼泊爾投資7000萬美元;長沙經開區聯合多家房地產企業準備投資4億元到澳大利亞投資房地產開發……

“大部分走出去的企業,在經過一番打拼磨礪后,都發展加快。”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說。

據統計,2015年,湖南共成立境外企業180家,合同投資總額30.96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境外企業89家,合同投資額14.33億美元,同比增長119%。

 怎樣更好走出去?由“游擊隊”向“品牌軍”轉變

2015年,省商務廳在其機構設置中,新增了亞洲處、西亞非洲處、歐洲處、美洲大洋洲處。這種根據地區設置處級管理機構的模式,在全國商務系統中尚屬首次。

“設置這4個地區處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為湘企走出去提供更加精準、更直接有效地服務。”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如是說。

省商務廳這次看似云淡風輕地機構調整,卻正是為了更好滿足企業走出去的需求。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苦練內功固然重要,但更盼望政府給予政策引導。” 有著多年海外投資經驗的湘潭神州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偉告訴記者。

“如何幫助企業更好走出去?首先,政府應甘做企業走出去的‘敲門磚’,搭建平臺,架橋拓市。”徐湘平說。

按計劃,我省將在2016年定期為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走出去企業提供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的培訓指導,并邀請有實戰經驗的國內外專家開展對外投資合作的商務、財稅、法律知識、國際通行規則等培訓,逐步解決我省國際人才缺乏的問題。

此外,還將力爭在境外開設20家商務代表處,為海外湘企在當地開展貿易、對外投資、工程承包等商務活動提供配套服務。

政府搭好平臺,是希望讓企業抱團出海。

依靠“親帶親、友幫友”,邵陽人在東盟抱團合作,打響了“海外湘軍”品牌。

“邵商在東盟的成功,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邵陽人很團結。”越南湖南同鄉會會長趙戰軍介紹,面對利益,密切協作不拆臺;發現商機,共同分享大家發財。

據預測,未來十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吸納高達5萬億美元的投資,這為湘企走出去提供了大好機遇。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長沙營業管理部總經理劉正茂為此建議,應進一步整合省內優質資源,鼓勵企業抱團出海,發揮各企業的優勢力量,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鏈式走出去企業群,帶動我省產業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

目前,我省已形成了10個“抱團出海”產業聯盟,還將在水電、農業、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形成產業聯盟,鍛造行業全產業鏈。

積極推動走出去模式從“游擊戰”向“陣地戰”轉變、走出去主體由“游擊隊”向“品牌軍”轉變,借抱團出海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是湖南向五大洲更好進發的大方向。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