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 熱點

湖南:培育農人“慧種地”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禹愛華 龍軍 郝澤華 徐虹雨 2023-02-13 15:33

【春天里,我們這樣干⑤】 

“人勤春來早,秀色染門庭。”大門上春聯還新,湖南常德桃源縣陬市鎮長樂村的稻田里,人們已經忙開了。

“這些綠油油的小苗是蘿卜、油菜和紫云英,都能當綠肥!新一季水稻開種前,把它們翻到土里,就能慢慢腐解為肥料。”種糧大戶彭晉京邊查看溝渠邊向記者介紹,“常德是雙季稻主產區。雙季稻長得快,別看現在還是育秧階段,一兩個月過去,就是金燦燦一片啦……”

鼻梁上架了副高度近視鏡,讓彭晉京看上去不像農民。他告訴記者:“我原本是學服裝設計的。這些年,村里農田越建標準越高,現代農機越用越多,我覺得當農民更有前途,就轉行啦!”如今,他已是遠近聞名的水稻種植能手,承包農田1568畝,年純收入超過50萬元。

湖南省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數一數二。在這片糧食主產區,越來越多像彭晉京的年輕人,選擇當起“新農人”。

“新農人”有啥不一樣?不僅會種地,更是“慧種地”!

走進彭晉京的育秧工廠,記者對此有了直觀感受:只見巨大的育秧床在鏈條帶動下,自下而上不停循環轉動,讓秧苗均勻接受光照;噴淋設備間噴出陣陣水霧,映出條條彩虹……“‘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過去一家一戶小棚育秧,勞動強度大,成本也高,遇上低溫天氣,還容易爛芽爛秧。現在用上可調溫濕度的育秧大棚,問題迎刃而解!我這里,每年可育機插秧4萬盤……”在彭晉京看來,科技發展改變著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的建設,給“新農人”帶來新機遇。

“插秧機‘噠噠噠’的聲音,聽起來很像縫紉機。以前,我在布料上設計藍圖,借助縫紉機實現,現在是在大地上設計,用農業科技來實現!”彭晉京躊躇滿志。

據悉,2023年,湖南初步計劃糧食播種面積7135萬畝以上,新建、改建標準化育秧基地300個左右,確保早稻集中育秧面積穩定在1350萬畝。

和長樂村不同,200公里外的湘鄉市金藪鄉輔正村,田里的油菜花已綻開金黃色花瓣。李俊德站在田邊,滿臉笑意:“今年我這500多畝油菜長得不錯,收了油菜馬上就種水稻,品種我都選好了。我那春耕的‘伙計’們都準備好了!”

隨李俊德走進不遠處寬敞的機房,他的“伙計”們——一臺臺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烘干機、無人機已經整齊列陣。“這些新農具可是春耕‘主力軍’。就說插秧吧,一天時間,一臺手扶插秧機可作業30多畝,一臺缽體插秧機可作業60多畝。”拍了拍身邊的插秧機,李俊德很自豪:“現在的種田能手,哪一個不是運用裝備的高手?這不,這些天,大家都在琢磨農機駕駛和維修,演練無人機航線規劃、避障和作業技術。我也不能掉鏈子!”

(光明日報 記者 禹愛華 龍軍 郝澤華 通訊員 徐虹雨)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