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清金(右一)看望特困供養老人蔣松階
3月27日一大早,新寧縣馬頭橋鎮石洞村黨支部書記蔣清金像往常一樣到村部去值班,剛到門口,便迎面碰上一組供養老人蔣松階。“滿伢子,你來得正好,我家大門出行不便想在側面開條小門,請你幫個忙,行不?”望著老人期待的目光,蔣清金一口應承下來:“好,這幾日喊個師傅來幫你做,錢由我出。”蔣松階咧開嘴樂道:“我就曉得你滿伢子不會讓我失望。”
“滿伢子做事公正,為人熱心,平時還為我們免費換燈修電器,給老人免費交電費,這樣的好支書我們大家都擁戴。”在石洞村,說到蔣清金,當地群眾都豎起大拇指,幾乎每個村民都能說出一段關于他的故事,道出他對村民們的一片真情。
熱心腸的“滿伢子”
1974年生的蔣清金在家排行最小,年長村民都親昵地叫他“滿伢子”。
2000年,在廣東務工的蔣清金夫婦返鄉,在馬頭橋鎮街上開店,銷售并修理摩托車、電動車。蔣清金人緣好技術佳,生意風生水起,將門店從1個做到了3個。
他父親是老黨員,生前常教育子女們:做好事做善事,睡覺都會笑;做壞事做惡事,睡覺都會做惡夢。這句話,銘刻在“滿伢子”的心里。
這些年,他好事做了一籮筐,僅跳下河渠救人的事就發生了4起。他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報,被鄉親們稱為“無名英雄”。開店后,他總能找到好的由頭,給顧客最優惠的價格。他待人和善技術好,且不重利,十里八鄉的人總是喜歡找他來修車。他的門店,常出現排隊現象。
他的車里常備各種維修工具,不管誰遇到難題,只要他力所能及,他必定第一時間趕到鄉親家幫助解決,從來不要報酬。
后來,村里只要哪兩家發生糾紛了,村干部和糾紛雙方都要喊“滿伢子”回村幫忙。村民說:“滿伢子熱心公正,他來處理,我們信服。”
這些年,他經常在幾個村為村民服務,注意到附近幾個村發生了巨變。但是,石洞村的基礎太薄弱,變化太小。他深感擔憂的同時,極力支持村里的建設,出錢又出力,絕無二話。
“滿伢子”的所做作為,石洞村前兩屆老支書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們悄悄向鎮里匯報,引起了鎮里的關注。
新支書的“三把火”
2020年年底,石洞村換屆選舉前,老支書們和村民代表多次找到“滿伢子”,請他回村里主持工作。
蔣清金與家人商量時,妻子立即反對:家里的生意,你不要管了?他知道,這幾年店里生意好,許多人都是奔著他來的;他回村工作后,肯定沒時間管店里的事。但是,他心底有個聲音很強烈:村里需要我,我得回去試試!經他耐心地做著妻子的工作后,妻子才勉強同意。
2021年1月,蔣清金以高票當選為石洞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他力促改善基礎設施。要想富先修路,但占地矛盾要協調,上級資金缺口需解決,怎么辦?他對其他干部說:放心,我來!村里新建一條1100多米的機耕道,為解決用地問題,他將自家僅有的0.95畝田無償補給需占地的村民,同時他還自掏腰包,拿出3萬余元支付民工工資。
第二把火,他決定發展產業。煙稻輪作,該村有基礎,上級也重點扶持。但是,村民積極性不太高。于是,他帶頭種植110畝,還出資8000多元補償給愿意種植的村民。
第三把火,他聚焦社會治理。他促成石洞村建了6支志愿隊伍,為該村的基層治理、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等工作持續發光發熱。每年清明節前后三天,是該村森林防火的重點防護期。村里劃定了15處重點監控點,每天每個點安排1名勸導員守護,防止火災發生。每年,他都自掏腰包4500元用于這些勸導員的工資支付。
蔣清金(左三)帶領村“兩委”到村集體經濟臍橙園了解臍橙長勢
鄉親們都說:“滿伢子”啊,你這新官的三把火,每把火都“燒”對了地方,卻傷到了你自己。妻子也嗔怪:你每天清早出深夜回,別人當書記賺錢,你卻倒貼這么多,快別干了!他知道,這是鄉親們在認可他,妻子在心疼他,但只要對村里有好處,他便覺得值!
結發妻的“揪心疼”
蔣清金上任后不久的除夕夜,村里的抽水泵突發故障。接到村民電話后,他馬上騎車9公里,請師傅火速趕到村里維修。再三確認已正常通水后,他才離開。這次的維修費,又是他自掏腰包。他回到家時,已是大年初一凌晨2時。一直等他吃團圓飯的妻子,發了小脾氣。
2021年4月,村里雙丫口山塘水滿溢出,山塘隨時可能垮塌。情況緊急!蔣清金迅速趕到現場后,不顧在場干部的勸阻,赤身潛入寒冷刺骨的水中,取出水下2.1米處的堵水塞放水。上岸時,他全身凍得發紫,多處被劃傷。放水成功,但危險尚未解除。他讓其他干部回家,自己留下來巡查。在荒無人煙的山塘,他竟獨自連續守了整整4個通宵,直到危險解除。妻子嘴上怪他,心里揪心的疼。
2022年9月,村民李勤英不小心從高坎摔下,腳傷嚴重,無法動彈。他丈夫沒有小車,趕緊撥通“滿伢子”的電話。蔣清金驅車迅速趕到,一同將李勤英扶上車,緊急送往新邵正骨醫院治療。現在,李勤英的腳傷已基本恢復,談到蔣清金,她無不感慨:“滿伢子是我的恩人!我們給他補點油費,他堅決不要,人太好了!”
聽到這些評價,蔣清金妻子倍感欣慰,既然丈夫決定奉獻,她就選擇在背后默默支持。不久前,好友告訴她:“滿伢子的私房錢是不是在村里倒貼完了,之前到我這借了錢哦。”她不但沒有怪罪,還悄悄替丈夫還上。
蔣清金實在無暇顧及門店,提議減少1個門店。這意味著,收入至少減三成。妻子看到丈夫毅然決然,將準備好的一串反對的話語,說成了:“你割舍不下村里人,隨你吧,但你不要太拼了,注意身體!”
不要還的“倒貼賬”
“年長的村民喜歡叫我‘滿伢子’,我覺得特別親切。如果他們哪天不這么叫我,說明我與父老鄉親疏遠了。”蔣清金憨笑著說。
曾經,石洞村村民之間的矛盾較多。蔣清金上任后,常說:“如果天天坐在辦公室,會感覺到處都是麻紗。只要你走到群眾中去,到處都是辦法。”
“滿伢子”上任后,絕大部分時間,他不在村民家,就在去村民家的路上。“滿伢子”來了,村民們都喜歡與他聊家常。聊著聊著,他知曉了村民的困難訴求,宣傳了黨的政策。
“滿伢子”的電話,成了老人們最喜歡打的服務熱線:身體不舒服,打他電話;要換電燈修線路,打他電話……“滿伢子”從不厭煩,熱情幫忙。逢年過節,“滿伢子”都自掏腰包買禮物,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老黨員、老村干部,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出資繳納電費。
2021年,村里的水管員蔣開良因查出患有癌癥急需用錢,而村里相應的資金還未撥付到位,導致蔣開良的1.6萬元工資未完成支付。知情后,“滿伢子”立即從自己卡里取出2萬元,送到蔣開良手中,讓他安心治病。
2022年年底,石洞村“兩委”干部驚訝地發現:為促進村里的工作,蔣清金個人支付的各類費用,僅有記錄的就達9.3萬元。而他們估算,蔣清金實際貼的錢已經達到20多萬元。蔣清金當眾斬釘截鐵地表態:這些錢,不要村里還!
“蔣書記,上任才兩年多,你已為村里的各項工作倒貼幾十萬了,你圖的什么呢?”“我們村底子薄,基礎差,我只是想為村里的發展,為鄉親們能夠過上好日子盡自己的一點力。”面對筆者的疑問,蔣清金解釋道。
石洞村的“蛻變圖”
雖然倒貼,但這絲毫不影響蔣清金為村里奔忙的熱情。他認為,正因為各級財政資金緊張,村干部更應該廉潔自律,把上級撥付的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同時,團結村民,讓大家擰成一股繩,自力更生,共謀發展。
蔣清金上任以來,石洞村未發生過一起惡性治安案件,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該村和諧穩定,各項工作在馬頭橋鎮總是名列前茅。特別是環境衛生,該村更是從以前的后進村一躍成為全縣先進村。
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蔣清金有了新的藍圖。今年,他貸款20萬元承包了200畝土地用于發展煙稻輪作,預計可幫助50多名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紛紛參與。
與此同時,蔣清金積極主動與村里的鄉賢聯系,目前已有2名鄉賢有了實際動作:一名鄉賢在村里辦的電子加工廠廠房已在裝修,預計今年年底可開工;另一名鄉賢在村里選址辦塑膠廠,準備工作已就緒。
蔣清金說:“不久的將來,石洞村必定實現華麗的蛻變。那時,村里的發展,再也不用我個人貼錢了,村里的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村容村貌更加靚麗。村民們再也不用遠赴沿海地區務工賺錢,年輕人都回來建設家鄉,在家門口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較高的收入,大家工作安心,生活順心,鄉村建設發展的力量也將更加強勁,一個宜居宜業和美的石洞村,必將展現在人們面前。”
(作者:楊堅 蘭紹華 雷良軍 李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