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8月11日訊(楊立軍 楊立軍 通訊員 賀智鵬 )8月9日至10日,市委書記嚴華結合“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到綏寧縣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扎實推進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不斷提升鄉村全面振興效力效能,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
嚴華首先來到東山侗族鄉東山村,詳細了解特色產業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情況,要求把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進步、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的標桿、特色產業發展的樣板、鄉風文明建設的典范。在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嚴華走村入戶,詳細詢問“兩不愁三保障”、安全飲水、結對幫扶落實等情況,要求壓實幫扶責任、用好各項政策,解決好群眾勞動就業、產業發展、生活保障等方面問題,確保監測幫扶工作精準高效。在唐家坊鎮賴梅村、李熙橋鎮石階田村,嚴華走進羅漢果種植基地等處,實地了解產業聯農帶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及鄉村建設情況,要求扎實做好“土特產”文章,積極培育本土農業龍頭企業,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嚴華強調,要強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全面推行“三網三員三色”機制,優化識別程序、縮短認定時間、鎖定監測對象,確保“應納盡納、應幫盡幫”,切實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要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把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促進產業增效、產品增值、農民增收。要統籌鄉村規劃和建設,學習借鑒浙江的“千萬工程”經驗做法,合理統籌布局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既尊重傳統、體現特色,又完善功能、補齊短板,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大力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經驗做法,增強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努力把鄉村治理抓出成效。要大力開展調查研究,結合主題教育和“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圍繞反饋問題整改、鄉村振興戰略“七大專項行動”、農村廁所革命、鄉村建設和治理等工作開展調研,找到破解工作難題的辦法和路徑,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