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訊(王祥東 文春桃)“為進一步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不斷強化基金監督與管理,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公平、公正發放,從源頭上杜絕冒領超領現象,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科學化管理制度。新寧縣黃龍鎮政府不斷探索生存認證工作的新方法、新舉措,逐步建立了生存認證管理的長效機制,開展了生存認證活動。在鎮、村兩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截止目前,該鎮已按時完成17個村(居)委會3650名待遇領取人員的年度生存認證工作,申報死亡143人,雙向參保1人。
一是加強宣傳力度。組織各村信息員加強政策知識學習,認清開展生存認證工作的重要意義,讓群眾對生存認證不存在反感心理,保證穩定。
二是嚴格監督制度。將60歲及以上待遇領取人員的信息從系統導出打印發放至各村,在公布欄處進行張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同時公布舉報電話與監督電話。及時受理舉報,并對舉報情況認真核實,若舉報屬實,則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
三是規范認證方式。認證分為現場集中核實認證、生存證明認證、異地照片認證、異地協查認證、隨機抽查認證。60周歲以上已享受待遇人員須在規定時間內攜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或戶口簿或社保卡等相關原始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到各村規定地點進行生存認證,采集指紋,同時歸檔備案。對長期重病臥床、重度殘疾、嚴重癱瘓及高齡等行動不便的人員不能到指定地點進行現場認證的待遇領取人員,憑醫院證明、殘疾證或當地村(居)委會證明,由鎮勞保站工作人員或委托村(居)社保協辦員上門入戶進行認證。既方便了群眾,又保證了生存認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凡在規定時間內無其特殊原因未參加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的,將暫停發放其養老金,待情況查明后,再按有關規定處理。對長期異地居住的待遇領取人員,由各村(居)委會協辦員通知認證對象,須攜帶本人第二代身份證原件到當地社保部門申請辦理城鄉社保待遇領取人員年度生存認證異地協查手續,由當地社保機構出具生存認證證明并加蓋公章。認證后,由當地社保機構出具有效證明寄回所在村(居)委會作為認證依據。
四是實行追繳處罰。享受待遇人員死亡,有關人員弄虛作假、冒領騙取養老金的,一經發現,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將立即停止發放養老金,核實冒領騙取的具體數額,并責令退還。同時,該鎮充分利用民政、計生、公安等部門信息,對各部門反映有疑似死亡或自然減員對象逐一進行核實,以確保信息的準確無誤。核實后的信息,在村(居)務公開欄公示,并設立監督舉報電話,歡迎廣大群眾參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