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邁上新臺階,總量突破5萬億元。”
1月24日,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披露的這一數據,迅速登上媒體看點。
在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的背景下,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
回顧湖南GDP增長情況——2008年,跨入“萬億俱樂部”;2012年,突破2萬億;2016年,突破3萬億;2020年,突破4萬億,2021年,4.6萬億,2022年,4.87萬億,2023年,突破5萬億——可以發現,湖南爬坡過坎的速度在悄然加快。
每一級臺階都見證了兩個字:實干。
真抓實干,動真碰硬
只有實干,才能交出實績。
湖南GDP突破5萬億元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對真抓實干的強調與部署。
以剛剛過去的一年為例:
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實施辦法(試行)》出臺,全文20條,目標很明確——激發各地守正創新狠抓落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推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4月,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在全省市州長視頻會上要求,“強信心、鼓干勁,盯重點、解難題,提效能、重落實,以實干實績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7月,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埋頭苦干、真抓實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新篇章”。
7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有關工作的通知》,對32項重點工作一一明確牽頭部門,通過資金、政策、項目支持,激勵各地各級各部門干部擔當作為,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鮮明導向。
12月,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在安排2024年經濟具體工作時,強調“在細化、實化、具體化上作文章,爭當實干家、行動派”。
時至2024年1月,湖南各牽頭開展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的省級部門,陸續對結果進行公示,閉環管理就此成型。這再次傳導出明確信號,真抓實干,必定動真碰硬!
實招硬招,奮楫揚帆
實干實在何處、干在何處?
從全省各市州已閉幕的兩會上,可以一窺各地“標靶”,這也正是支撐起全省高質量發展和全年GDP突破5萬億的件件實招:
長沙 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省“4+4科創工程”在長項目有力推進,省“四大實驗室”進入實體化運行??偼顿Y227.9億元的湘江科學中心、湖南大學科創港、湘江未來社區等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株洲 大力培育制造名城:
構建特色現代產業體系,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第39位;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突破1600億元;制造業稅收突破100億元,占稅收比重40%,走出制造興城新路徑。
湘潭 打造國家重要智能制造集聚區:
靠著“快”字當頭全力拼的沖勁,湘潭市“四區一地一圈一強”建設總指揮部調度的171個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超過100%。
岳陽 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
52個省重點、280個市重大建設項目超額完成年投資計劃,己內酰胺、華電平江電廠、國能岳陽電廠等全面投產;岳陽城陵磯集裝箱突破120萬標箱年吞吐量創歷史新高。
衡陽 大力實施“制造立市、文旅興城”戰略:
54個省重點項目、432個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全年累計接待游客7000萬人次,增長63.63%,實現旅游總收入700億元,增長62.92%。
……
成績單都是實實在在抓出來、干出來的。
大抓落實,開啟新年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2024年元旦剛過,湖南隨即以新年的儀式感,發出項目建設“動員令”:
1月3日,湖南舉行2024年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岳陽乙烯煉化一體化等11個項目正式開工。
開局關系全局,起勢決定勝勢。集中開工,時不我待——這既是鮮明信號,也是湖南本來的作風、應有的干勁。
此次湖南省兩會上,實干持續是熱門詞、關鍵詞:
1月23日,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強調:政協工作重在“協”、貴在“實”、更在“干”,必須干有方向,必須干有重點,必須干有合力,必須干有激情,必須干有章法,必須干有實效。
1月24日,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方向已明,目標已定,關鍵在大抓落實。報告還特別提出四個“大抓落實”:
要在貫徹黨的決策中把牢大抓落實的方向;要在實現人民期盼中激發大抓落實的動力;要在把握時代要求中錘煉大抓落實的本領;要在肩負使命任務中凝聚大抓落實的合力。
這也正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
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對于全省,GDP再上臺階是干出來的。對于我們每一個人,幸福生活同樣是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