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訊(通訊員 向云峰 張雪蓮)9月5日,綏寧縣民政局低收入家庭認定中心工作人員來到關峽苗族鄉茶江村申請低保戶楊祖貴家進行入戶調查。通過入戶走訪,客觀核定家庭收入,做到符合政策的一個不漏、不符合政策的一個不批,該縣把城鄉低保這項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實處。
圍繞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綏寧縣以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為重點,在“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發揚民主”上下功夫,加快民政事業轉型發展,切實解決困難群體、優撫群體、特殊群體的實際困難。1至8月,全縣保障各類救助對象27.35萬人次,累計發放低保救助金3927萬元、五保供養資金480萬元、醫療和臨時救助金375萬元。
該縣出臺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責任追究辦法》,壓實壓細社會救助責任網格,切實解決惠民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問題。該縣在鄉鎮民政服務中心加掛“社會救助服務窗口”牌,做到“一明顯三上墻”,即窗口標識明顯,救助政策、工作職責、監督投訴電話上墻,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420元,農村低保保障標準達到220元,做到“應保盡保”;建立了五保對象年度審核審批制度,改擴建敬老院21所。
災害無情人有情,政府關愛暖人心。該縣健全縣、鄉、村三級災害信息預警網絡,進一步強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五年來,該縣科學處置災情32次,其中特大災害4次, 救助受災人口30萬人次, 發放救災大米200萬斤,完成農村危房改造8500戶,發放《防災減災基本知識》手冊1.5萬本,創建省級防災減災示范社區5個。
該縣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激發社會發展活力。全縣圓滿完成鄉鎮區劃調整改革任務,撤并鄉鎮8個,被省政府、省鄉鎮區劃調整領導小組評為先進縣;在全市率先完成合村改革任務,合并131個村;出臺《地名管理辦法》,完成城步、綏寧兩縣勘界任務,第二次地名普查全面鋪開;加快美好社區創建,完成2個標準化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