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 向云峰 陳周明)“今年養雞這一塊純收入不少于8萬元,這得感謝人社部門就業技能培訓讓我們有了一技之長,也讓許多閑散在家的貧困勞動力有了事情做,增加了收入。”12月12日上午,綏寧縣紅巖鎮沈家村村民唐光林一邊給養雞場的4000多只土雞喂食,一邊自信地告訴筆者養雞場的發展前景。
沈家村是縣級貧困村,唐光林是該村一名身帶殘疾的返鄉創業農民工。今年10月,唐光林參加了縣人社局在本村舉辦的家畜家禽養殖培訓班,與同村53名貧困村民一起學會了養殖技術。養殖技術提升了,他創業的底氣也足了。他大膽籌措資金,將養雞規模擴大了8倍。
今年以來,綏寧縣以貧困村為重點范圍,以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中有培訓需求的貧困戶為主要對象,以種植、養殖等多個方面為培訓內容,人社部門認真開展一系列精準扶貧勞動力技能培訓,促進“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確保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標。
該縣人社部門以“春風行動”、“就業政策宣傳月”活動為契機,充分利用電視臺、網站、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媒體,通過鄉鎮趕集日集中宣傳、扶貧結對入戶等多種宣傳方式,大力宣傳職業培訓優惠政策、就業創業典型,累計發布就業招聘信息3000余條,提供就業崗位4000多個,發放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資料8000余冊,調動了城鄉貧困勞動力參與技能培訓的主動性,使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
與往年相比,該縣今年的培訓對象更加精準。貧困村貧困戶勞動力是主要培訓對象,各培訓班培訓人數具體到村,培訓對象明確到戶、到人,并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勞動力至少有一人參加培訓。培訓方法有創新。長鋪子、紅巖、武陽等鄉鎮勞動力人口較多,貧困面較大,培訓需求較高,因此,培訓班充分考慮當地實際,積極做好培訓宣傳和組織動員,并要求培訓教師到現場針對貧困對象進行理論講解和現場操作,“手把手”進行培訓,方式方法更“接地氣”。培訓工種更適用。針對缺乏致富門路、缺少實用技能等實際問題,該縣堅持以市場和就業需求為導向,以培訓對象需求為基礎,重點開展了種植、養殖等適用技術培訓,貧困戶勞動力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培訓工種的空間更大。
今年以來,該縣已在9個鄉鎮21個貧困村開辦就業技能培訓班22個,1118人參加培訓;完成創業培訓748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83萬元,226名自主創業人員獲得了財政貼息資金扶持,帶動城鄉就業1930人;新注冊登記創業主體1436個,帶動城鄉就業4106人。經過就業技能培訓,該縣150名農村貧困勞動力進入中集集團、佰龍公司等縣城工業園區企業就業,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脫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