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已經在不少城市普及開來,“隨騎隨走”的模式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
然而,這些原本應該被停放在路邊,等待有需要的人使用的自行車,有時卻出現在了馬路中央、河里、樹杈上,四肢不全,遍體鱗傷……
一輛小小自行車的遭遇,無限放大了某些人心中的“惡”。因為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惡意地對單車大肆破壞,而且手段之“毒辣”、花樣之豐富,讓人心寒……
破壞的主要手段一是“五馬分尸”,二是亂扔亂放,三是據為己有,四是覆蓋、更改二維碼騙取他人錢財。
共享單車的良性發展,也離不開文明的涵養。最近一則新聞,碩士學歷、月入過萬的關某,一時貪念所起,將路邊的共享單車占為己有。對共享單車的惡意損壞,也折射出共享文明缺失的尷尬。德行素質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妨就從使用共享單車等小事規范起來,“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讓人們逐漸“有恥且格”。比如,建立個人征信系統,文明黑名單制度,等等。通過這些機制倒逼人們的廉恥感,我們的公共空間才會愈發清朗。
共享單車既是一面照妖鏡,但也未嘗不是一個契機。涵養社會文明風氣,不妨就從把共享單車管好、停好、騎好這樣的小目標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