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養殖基地現場指導。
花豬。
花豬基地遠程監控視頻。
邵陽新聞網訊 黔邵花豬(東山豬)發源于綏寧縣東山侗族鄉,屬于肉脂兼用型豬種,體型中等大小,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肉味鮮香甘甜,是我國土豬中的珍品。《綏寧縣志》記載:“宋元佑年間(1086—1093),朝廷派兵抵綏寧鎮壓少數民族起義,隨軍商人帶入種豬。外地豬與本地黑豬配種繁殖,經長期選育而成”。
2016年,該縣發展規模養殖戶達10家,出欄黔邵花豬肥豬3000頭左右,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銷售花豬苗10000多只,開展雜交利用發展土雜豬6萬余頭,屠宰花豬和土雜豬加工臘肉等產品近100噸,全縣花豬產業鏈創造產值約1.2億元,黔邵花豬產業成為助推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重點項目。
政策對頭 打造品牌
“現在政策這么好,下次我也要多養幾頭花豬,保證顧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談起農莊的經營,寨市鄉黃桑保護區的休閑農莊負責人幸忠平怎么也沒想到,自家的花豬賣了這么好的價錢。據他介紹,去年留了兩頭花豬,客人電話預約要吃花豬肉,還沒出正月十五,家里的兩頭花豬就給他帶來了1000多元的純收入。
2016年底,綏寧縣成立黔邵花豬產業促進辦公室,對全縣花豬養殖協會、專業合作社、示范戶、保種場進行有效管理,對黔邵花豬保種選育、飼養管理和生產流程及花豬銷售等進行管理,對生產過程有效管控,保證產品質量達標。對花豬養殖戶給予培訓等技術指導,提升養殖戶生產管理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助推農戶養殖黔邵花豬脫貧增收。在全縣范圍內篩選一批黔邵花豬產業帶頭人,產業帶頭人可以與入社社員共同出資、共擔風險組建股份制專業合作社,其中產業帶頭人具有的市場開拓能力、技術服務能力等可計算為一定股份。縣委、縣政府出臺政策,全縣使用統一的注冊商標,免費給產業帶頭人和股份制合作社使用,從政策扶持、貸款優惠、品牌店創建、農貿市場攤位優惠租賃、電視宣傳提高知名度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為種豬銷售擴展銷路,幫助優質花豬生產增效增收,通過政府引導推動市場繁榮,以有力的政策推動產業的發展,全力打造黔邵花豬品牌。
養殖對路 助力扶貧
“這幾年,縣畜牧水產局的徐老師多次上門幫助我搞好花豬養殖,從保種、生產、銷售等方面對我們做指導。去年光景好,我們家不僅脫了貧,還買了車。今年準備新建一個高標準的生態豬場,還想開個花豬肉的專賣店,幫助另外幾個貧困戶養好花豬,爭取一起脫貧致富,把日子過得更加紅火!”今年快30歲的劉成日談起了自己的養豬產業規劃。
近幾年,綏寧縣大力支持黔邵花豬生態規模養殖,尤其是2014-2015年借力湖南省扶持特色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政策,黔邵花豬保種和開發成效顯著。
2016年底,綏寧縣政府出臺《發展黔邵花豬(東山豬)產業進脫貧致富的指導政策(試行)》,進一步推動貧困戶(農戶)脫貧致富,推廣黔邵花豬品牌,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鼓勵規模化、標準化生態養殖,鼓勵貧困戶(農戶)加入黔邵花豬養殖專業合作社。
產銷對接 共同致富
新年伊始,走進位于綠洲大道的楓木團原生態種養殖合作社土特產直銷店,琳瑯滿目的土特產讓人眼睛一亮,東山花豬、土雞、土鴨,東山茶油、楓木團菜油、泰國香米、隨季節蔬菜等農副產品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客人前來采購。“我們的土特產沒有備貨,賣完就沒有了,尤其是花豬系列產品備受青睞……”正在清點花豬臘肉的洪清益表示,下一步爭取與一家成熟的電商平臺合作,繼續擴大銷售渠道,打響花豬品牌,帶領社員們共同致富。
根據綏寧縣“十三五”黔邵花豬產業發展規劃和生產現狀,全縣計劃三年內培育十個以上黔邵花豬產業專業合作社或黔邵花豬特色養殖基地,發展上百家黔邵花豬生態養殖規模示范戶,帶動千家萬戶農民開展黔邵花豬生態特色養殖,打造該縣特色生態畜牧業第一品牌。并構建種養相結合、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產業化帶動、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組織化運行、品牌化營銷相結合的現代特色養殖業發展,帶領全縣養殖戶大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