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訊 他年近九旬,依然耳聰目明、精神矍鑠,一口濃厚的湘鄉話,在當地德高望重。
他是邵陽市大圳灌區管理局退休干部楊克興。幾十年來,楊老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楊老生活儉樸,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他穿的衣服都是子女買的。為了積攢善款,多年來,他和老伴還利用早上外出散步鍛煉身體的機會撿廢舊物品售賣,他說這樣既美化了環境又做了好事,一舉兩得。他愛學習,讀書、看報、看電視是他每天重要的生活內容。從退休起,他就自費訂閱《中國老年報》和《文萃報》,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新聞,黨和國家頒布的最新政策他大都知曉。2008年汶川地震,看到電視播放的悲慘畫面,楊老老淚縱橫。第二天一早他就來到武岡市紅十字會,向地震災區捐款500元。
楊老出生窮苦,沒有上過一天學,到部隊后靠自學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識,他深知文化的重要,對因家庭貧窮而讀不起書的孩子十分牽掛。從1998年起,他連續多年從微薄的退休工資中擠出一二百元向當地希望工程基金捐款。2003年,他打聽到武岡市司馬沖鎮麻藤村一楊姓村民家里的兩個孩子品學兼優,但因貧困面臨輟學的情況,主動找到戶主,表示愿意資助。他在當年捐資300元,以后每年增加100元,連續資助8年,直到兩個孩子分別從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畢業才停止資助。今年2月1日,農歷正月初五,受資助的兄弟倆按照慣例來到楊老家拜年。弟弟楊曉說,沒有楊爺爺的資助,他們兄弟倆也不會有今天,今后一定要努力工作,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