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通過觀察手指月牙判斷小孩營養狀況。
醫師現場診斷頸椎疾病。
宣傳人員向群眾講解中醫相關知識。
市民一邊測量血壓,一邊學習《中醫藥法》。
一邊是中醫的切脈,一邊是西醫的儀器聽診。
邵陽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三祺 何小玲) “您血壓是160/96,考慮到您今年69歲,且是第一次測血壓,建議您等10分鐘再測一次。”7月4日,綏寧縣綠洲廣場,中醫醫院義診醫師成建國根據護士提供的數據,對前來問診的市民劉老先生說。
今日,天朗氣清,洪水消退后的縣城恢復了汛前的有序與熱鬧,該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攜同縣中醫醫院在綠洲廣場義診,同時宣傳《中醫藥法》。
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簡稱《中醫藥法》)于2016年12月25日誕生,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中醫藥法》規定,通過師承方式可以取得中醫醫師資格等規定,引起了廣泛關注。
為了讓更多的群眾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更好地防病治病。綏寧縣中醫醫院派出專業中醫醫師團隊,現場展示中醫常見的望、聞、問、切技藝。并印發畫冊對更多的專業知識進行講解,現場共發放資料2000余份。許多市民對中醫表現出特別的鐘愛,請義診醫師現場通過中醫手法把脈、望診等方式診斷,得出辨證論治的方法,與自己平時體檢結論對比。看到診斷結論,問診的市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中醫診斷結論與西醫診斷結論基本吻合,中華神技名不虛傳。
醫師通過高超的醫技,向市民展示了中醫的深厚文化底蘊,并通過義診,引導廣大群眾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并將中醫藥法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廣泛傳播,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為《中醫藥法》的全面實施奠定基礎。
醫生也提醒居民,洪水消退以后,要健康飲食與合理鍛煉,注意災后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