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拼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邵陽人的拼搏精神更具有一股韌勁、蠻勁,從而成為我們這個地域文化的特色之一。
一、邵陽人拼搏精神的地域特色與時代特點﹙一﹚邵陽人拼搏精神的地域特色
一是吃苦耐勞,勤儉純樸。邵陽 人最能吃苦耐勞。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務工隊伍中,別的地方人不愿干或不能干的累活、臟活,邵陽人能夠干、愿意干、干得好。在邵陽這片土地上,自然條件不佳、資源能源不足、交通條件不暢,但邵陽人頑強地生息,代代相傳,鑄就了吃苦耐勞、勤儉純樸的品格。
二是敢于出頭,富有血性。邵陽人富有血性,敢于出頭,敢于為義而粉身碎骨,特別是為了公平正義、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利益,富有血性的邵陽人敢于挺身而出。近代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冒著被保守勢力排擠打壓的風險,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振聾發聵的聲音提倡開放改革。民國初年有再造共和之功的蔡鍔,第一個在云南舉起反袁大旗,以武力“為四萬萬人爭人格”。 1919年五四運動,火燒賣國賊曹宇霖的住宅趙家樓,邵陽人匡互生舉起第一把火。
三是百折不挫,富有韌勁。邵陽人富有耐心、富有韌勁、百折不挫。無論是從近現代邵陽先烈們為了反抗壓迫、為國家獨立、為了民族振興殺頭顱、灑熱血,他們前赴后繼,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邵陽人大干、苦干社會主義,特別是三線建設時期邵陽經濟建設的輝煌,還是從改革開放以來邵陽商人足跡走偏天下。都可以說明邵陽人吃得苦、有耐心、有韌勁。
﹙二﹚邵陽人拼搏精神的時代特點
邵陽人拼搏精神不僅有地域特色,還在不同的時代展現出不同的特點。
在古代,邵陽人在反抗自然壓迫中,拼搏精神表現為吃苦耐勞,勤勞勇敢;在反對階級壓迫中,表現為不屈不撓。
在近代,邵陽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現為興亡有責,敢于擔當,威武不屈,敢于出頭。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中國人民逐步墜入半殖民地深淵的血淚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反抗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斗爭史。時代呼喚有血性、有骨氣的人來擔當民族的脊梁。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富有血性的邵陽人盡顯風流,名人輩出。魏源、蔡鍔、呂振羽、賀綠汀等表現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不畏險惡、不懼威武、敢于擔當的勇氣。
新中國成立后,邵陽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現為,吃苦耐勞,勤儉踏實;艱苦創業、發奮圖強。新中國成立后,邵陽人以勤勞勇敢的品質斗天改地,譜寫邵陽發展的新篇章。從建國到1978年。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邵陽人主要靠肩扛手提,修建水庫、水渠七千余座﹙處﹚,基本形成了農業基礎設施體系;修建公路一萬多公里、鐵路三百多公里,交通閉塞的面貌大為改觀;創辦中型以上工廠七百多家,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使邵陽成為湖南工業重鎮。
改革開放以來,邵陽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現為勤勞致富、敢闖敢干、勇于開拓。一是敢率先。大家都想著做,但又不敢做的,邵陽人則敢為人先。農村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邵陽農民早于省內其他地區;民營經濟發展則走在全國前列。二是敢闖蕩。勤勞的邵陽人為了發家致富,善于尋早商機,敢于闖蕩天下。哪里有創業平臺,哪里就有辛勤經營的邵陽人身影。據不完全統計,邵陽人遍布到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經商創業。三是敢開拓。敢于走從沒人走過的新路是邵陽人又一種品格。上世紀八十年代,邵陽的小商品生產、民營經濟發展在全國率先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邵陽的國企改制摸索出的“三個置換﹙政府置換職能,企業置換產權,職工置換身份﹚”的做法為全國國企深化改革探索新道路新經驗。
當前,邵陽人的拼搏精神主要表現為不甘落后,奮發趕超。由于,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差、能源缺乏、中央和省對邵陽在資金投入上較少等客觀原因,邵陽相對于省內其他地市顯得落后了。全體邵陽人有著“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坐不住”的責任感,正在搶抓機遇、奮起直追,全力以赴加快后發趕超。
二、弘揚拼搏精神,加快邵陽發展﹙一﹚加快邵陽發展,需要發揚邵陽人拼搏精神。
邵陽人的拼搏精神造就并彰顯了邵陽地域文化,創造了邵陽的文明與繁榮。今天,要加快邵陽發展,實現后發趕超,就更需要發揚拼搏精神。
首先,把握當前的有利時勢需要發揚拼搏精神。“時”就是機遇,當前邵陽面臨著國家統籌區域發展加大扶貧開發的機遇、擴大內需與經濟結構調整機遇及經濟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要把握機遇,需要創造能夠承接相關項目的基礎條件,而創造這些基礎條件,需要克服諸多困難。因此需要有敢為人先的膽識,敢于率先的氣魄,百折不撓的意志,堅持到底的毅力。“勢”就是發展態勢,當前邵陽加快發展勢頭良好,但是要保持這一好態勢,需要開拓創新、奮發有為。
第二、應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需要拼搏精神。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仍然是我國加快發展的機遇期,從全省乃至全國來看,各地區都在加快發展,可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沒有拼搏精神,就難以傲立潮頭,立于不敗之地。要使邵陽的優勢產業在競爭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并能做大做強,需要邵陽人弘揚攻難克艱、敢于勝利的拼搏精神。
﹙二﹚弘揚當代邵陽人拼搏精神,高奏加快發展旋律
一是弘揚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邵陽人從來是不服輸的,正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才使邵陽在區位交通條件差、能源瓶頸制約的條件下仍然取得輝煌的成績。未來五年到十年,要把邵陽“建成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建成享譽中外的文化名城、建成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建成湘桂邊陲的物流中心、建成產業興旺的經濟強市、建成我省西南的生態屏障、建成民主法治的和諧社會、建成全面小康的幸福家園。”要弘揚進取精神,首先要克服少數人對我市實現后發趕超的悲觀情緒,通過對我市加快發展的“時”“勢”分析,樹立信心。其次是要克服少數人小富即安的自滿情緒。要倡導不僅發展自己、更要造福社會的理念。
二是弘揚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邵陽人敢于出頭、敢為人先。要加快邵陽發展,在產業發展上,我們要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意識。在體制機制改革中,我們要樹立敢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凡是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就要大膽地試、大膽地用。
三是弘揚堅持科學發展、敢于攻堅克難的精神。加快邵陽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因為只有遵循客觀規律,科學發展,才能跨越發展、加快發展、趕超發展。否則,加快發展就成為脫離實際的“大躍進”,欲速則不達。加快邵陽發展,必須敢于攻堅克難。當前,改革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我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域,面臨著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國有產業布局規劃、國有比例結構調整、轉變經營機制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等一系列難題;我市農村改革,面臨著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轉變基層政府職能、優化農村雙層經營機制、均衡農村教育資源等等一系列難題;我市社會建設及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面臨著彌補資金缺口、繼續構建社會保障體系、改革養老保障雙軌制等系列難題。我們運用智慧與勇氣,掃除障礙、排除困難,爭取勝利??傊覀冎挥邪l揚奮發進取、吃苦耐勞、攻堅克難、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才能抓住機遇,順應時勢,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