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信重義、敢為人先、文明開放、求實圖強” ,是邵陽精神的重要特質,是邵陽歷史與現實的人文精神的濃縮。切實改善民生問題,建設“宜居邵陽、魅力邵陽、和諧邵陽”需要大力弘揚邵陽精神,將邵陽精神內化為城市市民的核心精神,并成為激勵市民社會實踐的意志取向,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一、弘揚邵陽精神,破解民生問題
1、城市精神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塑造與弘揚“城市精神”是邵陽發展的需要。 “城市精神”是城市建設發展的軟實力,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城市軟實力作為城市發展的動力,規范著人們的行為,使市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統一的意志和信念,促使人們產生強烈的城市榮譽感、責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激發著市民建設城市、發展城市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推動城市前進的巨大群體力量。邵陽要想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先機,實現大發展、大跨越,很有必要通過塑造與弘揚邵陽“城市精神”,促進城市建設上層次,民生問題更一步改善。
2、邵陽精神是破解民生問題的重要動力
改善民生、解決民生問題,最終是要靠發展來促成。發展是手段、是途徑,也是目的;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物質基礎。根據世界城市的歷史發展規律,都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相互作用推動城市發展,但是在城市的不同發展階段,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引領作用不同。目前,邵陽市的人均GDP已經超過萬元,市民的基本生計問題已經解決,下一步要改善民生與實現城市發展質量的提升,需要用精神文明的力量引導物質文明的創造是建設美麗邵陽的必由之路。在這條必由之路上,邵陽精神正成為強大的聚合力與推動力。
3、邵陽精神有利于加強城市管理,改善民生
在加強城市管理與改善民生問題時,要善于運用與豐富邵陽精神。因為邵陽精神是邵陽市文化的重要內核,是對邵陽文化積淀與提升的結果,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在歷史上和現實中發揮著異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邵陽精神的概括、提煉與宣傳,讓更多民眾理解并接受城市的追求,轉化成城市市民的文化自覺,指導與規范市民的日常行為。
二、以邵陽精神創新邵陽城市管理的建議
1、培育與弘揚邵陽精神,為城市管理提供精神動力
一座城市的精神,是一座城市的魂,能使它們躋身于世界城市發展的前列。邵陽在培育發展自身的精神特質和價值取向,應讓它們閃耀在城市的每個細節上,閃耀在每個人身上,這將為邵陽建成美麗城市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為城市管理精神動力。因為人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境界,直接影響著一個城市的品格和風貌。
2、堅持科學發展觀,將市容與繁榮并重
現代社會,城市作為經濟發展的中心和發展的平臺,城市管理與城市民生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統一體,城市管理的目標是既要管理好城市,又要解決好民生。而就城市管理的具體內容而言,民生方面涉及最多的是市民的生活、生計問題,以及與管理產生的矛盾。因此,在城市管理中,要善于運用“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又要注重“求實圖強”務實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將市容與繁榮同等對待,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疏堵結合,嚴格管理。
3、加強城市管理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重在加強社會公共治理。一是必須完善法規規章和政府規范性制度,實行規范化與長效化管理;二是要創新和運用數字化城管,實施管理方法的標準化與投入機制、管理主體的多樣化;三是加強管理工具、技術的現代化建設;四是管理機制的社會化,讓公眾參與、社會監督、信息公開,營造“城市人管城市”的良好氛圍。
4、創新組織結構,提高管理效率
科學的組織結構是高效管理的保障。一是要理順城市管理各專業部門之間的分工合作關系。設立由區長或分管副區長任主任的城市管理機構,強化城市管理權威、促進各部門協調;實施建管分離,可將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燈光亮化、道路養護、車輛停放等方面的管理職能統一歸一個機構承擔。二是建立“一級政府、兩級管理、三級網絡”的管理體制。一級政府指的是在市轄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形成責權利統一配套的運行機制。兩級管理指的是在區政府領導下,使街道成為“兩級管理”的基礎。三級網絡指的是在兩級管理的條件下,把管理的網底鋪到居委會。三是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