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訊(記者 吳珺)“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覺得一定要為老百姓服務,為邵陽的發展建言獻策,認真履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11月27日,站在湖南寶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大門前的人大代表屈領梅說話鏗鏘有力。
屈領梅是湖南寶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自當選邵陽市十六屆人大代表以來,始終把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發揮人大代表作用與自己的工作緊密結合,積極反映問題,適時提交建議,珍惜人民賦予的權利,積極履行代表職責。
作為邵商代表,出席第三屆邵商大會“產業興邵”產學研對接會
不屈不撓 “霸蠻”人干“霸蠻”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人如其名。正如名字中的“梅”字一樣,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屈領梅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遇到事情鍥而不舍、不屈不撓,是單位里出了名的“霸蠻人”。他從事過許多工作,曾經在邵東縣鄉鎮當過干部,當時年輕的他為了完成領導下達的拆遷目標任務,可以一個禮拜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一個憨實漢子每天苦口婆心的跟村民講道理、擺事實,最后超前完成任務。后來,屈領梅又轉戰建筑行業,初入行完全不懂的他,只有每天跟著老師傅們的后面學習,在工地里一呆就是兩、三個月,最后憑著這股“霸蠻”勁,得到公司上下一致肯定,也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每一份工作,屈領梅都堅持做到最好。當時,看到很多食物都存在安全問題,想讓自己的子女能夠吃上一份“干凈”菜,他又萌生了干農業的念頭。農業說來簡單,其實也并不簡單,像老一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從事體力勞動,這無疑是簡單的;但是如果要讓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人都吃上安全菜,這無疑是艱難的。
屈領梅這一次的夢想起點很高。
屈領梅慰問貧困戶
劍走偏鋒 “霸蠻”人有大“情懷”
屈領梅干農業是先從飼料做起的。邵陽市是有名的玉米產地,每年的玉米總產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但是這么多的玉米銷售起來很難,大多都儲存在倉庫里,久而久之,再好的糧食也會掉價,怎么辦?
屈領梅看到商機,他想:“人吃不了那么多玉米,但是可以給動物吃啊?”1999年,屈領梅和老鄉一起成立了“太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并創造了該公司在全市農牧行業經營18年持續盈利的記錄。經過數年的發展后,又成立了湖南寶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是集糧食貿易、飼料加工、種養結合與品牌豬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農牧企業,現有4家分子公司與12家規模豬場。
企業做大后,屈領梅始終不忘回報社會,堅持以“誠信為本,服務為民”的宗旨,樹立“認同、敬業、責任、共贏”的經營理念,堅持“三做”、“三為”的企業使命不動搖,帶領著公司不斷做大做強,目前已與近5000余名農戶達成合作關系,帶動增收。
2016年10月,他在家鄉邵東縣黑田鋪鎮投資6億元籌建一個占地4000余畝的國家級特色農業產業園,建成后可為周邊村民提供1200個就業崗位。公司結對幫扶了邵東縣三聯村10戶貧困戶,每人年均發放工資5萬余元,并為三聯村的貧困戶鋪平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屈領梅的內心始終堅定著一份信念:“企業家精神就是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疊加”。
成為人大代表后,積極履職盡責,正在寫代表建議
信念堅定,做代表要做“人民”代表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屈領梅堅持從人民權力使者的高度和代表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認真執行代表義務,為民執言,依法用權。他自當選市、區人大代表以來,克服企業事務多的困難,積極參加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常委會會議和代表活動,而且每次會議上都積極建言獻策。
屈領梅敢于仗義執言,說真話、說實話。2017年11月,他在雙清區人大組織的關于市區棚戶區改造調研視察中,敢于指出區政府在過去棚戶區改造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并提出了“棚戶區改造要集中成片整體規劃,配套設施要符合現代化城市建設標準,確保至少二十年不落后”的建議。后來又通過調研,在市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提出了《關于解決邵陽市鐵路貨運能力不足的建議》,與承辦單位積極交流溝通,提出可行性意見。
沒有理論底子,光有經驗是不夠的。屈領梅堅持每天“擠”出一點時間來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政治素質、理論素質和法律素質。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在即,作為人大代表,屈領梅時刻牢記自己的光榮使命,作為一個長期扎根農業領域的人大代表,他表示想提出《關于加快邵陽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圍繞農業企業如何走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實現農業企業抱團發展;培養一批懂技術、愛農業、能扎根農村的新型職業農民,一同助推邵陽的農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