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李月秋在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創作或閱讀。
5月1日至2日,邵陽學院教授、藝術設計系主任李月秋來到家鄉新寧黃金瑤族鄉進行現場寫生,創作了8幅以梅花鹿為素材的作品。
“作為一名畫家,各種素材的創作都應有所涉及。梅花鹿養殖是新寧黃金牧場養殖業的一大特色,梅花鹿是我創作的內容之一,同時也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家鄉。”李月秋如是說。
李月秋自幼喜歡畫畫,家鄉新寧山明水秀、旖旎多姿的自然風光賦予了他一雙善于捕捉美的眼睛,受當時一批優秀的老一輩畫家的影響,李月秋耳濡目染,漸漸在繪畫寫生中找到了少年時代最大的樂趣和人生的夢想。
李月秋回憶說,上學時,他加入到興趣小組,經常坐在河邊畫畫,并義務給老人畫像。他曾修過路,當過兵,經過商,下海打過工。“回顧自己走過的工、農、商、學、兵、教的路,總是與繪畫聯系在一起。畫畫的活兒倒是像一盞希望的航燈,盡管很微弱,每當我絕望的時候,它能點燃我一點生命的希望。”李月秋說,無論何種境遇,他始終不忘心中最初的夢想,在繪畫藝術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繪畫也成為曾經苦寂、煩郁歲月中最好的安慰。
1985年,從衡陽師院美術系專科畢業后,李月秋在湖南師大美術學院完成了本科、研究生課程的深造。1987年,李月秋考入西安美術學院進修版畫,并開始公開發表作品。童年練就的基本功和從軍時大量的速寫繪畫實踐為他打下了深厚的基礎,讓他的版畫創作如魚得水。1989年,他的連環畫作 品《勇士》入選全國第七屆綜合美展,獲湖南省優秀作品展區銀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青年版畫界熠熠生輝的“明星”。他的版畫作品《鬧洞房》摘得全國首屆青年版畫大展銀獎,并于1990年赴美、日參與交流展,贏得國際贊譽。
后來,李月秋開始在國畫界大展拳腳,從早期清新雅致的花鳥畫,到備受稱贊的“酒文化”系列寫意水墨人物畫,李月秋始終以抒發性靈為快,他的畫作帶著極其鮮明的藝術風格,讓人過目難忘。他的畫風彰顯著自由靈活的個性,樸實古拙的筆觸顯露出畫家別具一格的慧心,也表現著他對人生的深刻領悟。談及藝術創作時,李月秋表示,繪畫需要更深厚更廣闊的文化土壤。在創作和教學之余,他遍讀古今名著,不斷深化自己的學識涵養。從事繪畫藝術創作研究三十余年以來,李月秋碩果累累。已在國家核心刊物、專業刊物發表作品100余件,作品《勇士》、《山歌》、《鬧洞房》、《頂牛節》等連續入選全國綜合美展等國家頂級美展,多件作品參與國際美展,備受國內外收藏家好評。
在教書育人方面,李月秋認為,不僅要教人技,還要教人藝。教書、育人結合起來,才能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正因這樣的教學和管理理念,李月秋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尊重和喜愛,曾多次被評為校級“三育人”優秀教師和先進個人,邵陽學院首屆十佳師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