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縣文物管理局收藏的陰沉楠木。
陰沉楠木表面。
邵陽新聞網9月9日訊 (邱文麗)近日,新邵縣潭溪鎮孫家橋社區清理河道時挖出的兩棵千年古木,經鑒定為“陰沉楠木”,現已運抵至新邵縣文物管理局收藏,將依法進行陳列展覽。
新邵縣文物管理局局長石斌介紹,陰沉木是烏木別稱,形成時間大多在2800年至8000年不等,是楠木、紅椿、麻柳、鐵力木等樹木因自然災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的碳化過程形成的。因樹種的不同,市場價值也不同,以楠木屬的金絲楠木最為昂貴。此次發現的兩棵陰沉楠木,其中較大一棵根部直徑約1.06米,上部胸圍約0.8米,頂部缺失,長7.66米,樹干筆直。根型上翹,樹皮清晰,木質細膩,色澤多樣,有褐色、土黃色,隱約還有金亮色,細聞還有木香。
石斌說,發現陰沉楠木在邵陽地區尚屬首次,此次陰沉楠木的發現,對當地環境、歷史的變遷及氣候的變化都有很高的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