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11月29日訊(通訊員 鄧聯望)11月28日,筆者從城步縣委主題教育辦獲悉,自開展主題教育以來,該縣聚焦破解困難群眾產業發展瓶頸,用好黨建、電商、技術培訓等“三力”,多措并舉齊發力,多點開花見實效,有效助推“三農”發展。
激發黨建引領新活力
城步推行“三個一”機制,激發全縣基層黨建引領新活力,為困難群眾的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一個支部引領發展一個產業,落實基層支部引領產業發展的主體責任,實現“一村一品”“幾村一品”,確保全縣87個貧困村均培育起主導產業。一名支部書記引領一個經濟組織,支部書記擔任村(居)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大力推行“合作社+黨支部+基地+貧困戶”模式,為困難群眾提供生產技術、農資供應、生產管理、產品銷售等方面服務。一名黨員結對幫扶一戶貧困戶,帶動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對既無資金又無技術的貧困群眾以土地或勞力入股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目前,城步依托黨支部組建合作社622個,160余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創辦領辦致富項目216個,有效帶動6091戶貧困戶脫貧。
注入電商創新新動力
“自從有了‘縣長直播’,我們的農產品好賣多了。”城步土橋農場種植“紅美人”柑橘的農戶為創新電商扶貧之舉津津樂道。在面對農特產品銷路難的情況下,城步創新電商扶貧模式,縣級領導創建的“城步芝麻官”直播平臺為農產品代言做直播,為打通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注入新動力。今年“雙11”期間,縣領導帶著城步“山貨”亮相“天貓雙11狂歡夜”盛典,受到了網友們熱烈追捧,南山有機純牛奶剛上架就被搶空,玫瑰荷葉青錢柳、清水筍賣斷貨。目前,城步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建成了縣電商產業孵化園、電商物流園和電商產業等基地,通過“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模式,獼猴桃、百香果等多種農特產品從“賣不出”發展為“不夠賣”,當地困難群眾從此搭上了電商快車增收致富。
挖掘科普培訓新潛力
城步聚焦在農村挖掘培訓農業技術新潛力,以科學技術精準扶貧,把種養殖業培訓作為主題教育中為民辦實事的切入點,幫扶困難群眾掌握農業培育技術,不斷提升困難農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提高產業發展能力,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提升精準扶貧工作軟實力。根據全縣現有種養殖業情況,組織縣畜牧局派遣科技扶貧助力專家組,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通過分類開設指導培訓班、發放實用技術資料、建立示范基地、聯系產品銷售公司等系列舉措,廣范圍、深層次進行獼猴桃種植、家禽與水產養殖等相關技術指導與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