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2月8日訊(通訊員 陳云貴 謝云夢)1月19日,邵東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來到該市魏家橋鎮報公鋪村,就兩個采石場噪音、揚塵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回訪。回訪中發現,其中一個采石場從2020年底已停業,另一個采石場通過限時段生產、路面灑水防塵、運輸車加蓋蓬蓋等方式整改,通過驗收后營業。
“以前采石場是大清早也響,大半夜也響,吵得我們睡覺都睡不好,空氣里都是灰,窗子根本不敢打開。現在空氣清新,每天還能聽到蟲鳴鳥叫,非常愜意。”面對回訪,當地村民非常樂于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是邵東市紀委監委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以“洞庭清波”專項行動為推手,對人民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的縮影。
2021年5月,邵東市紀委監委印發《邵東市2021年“洞庭清波”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建立“洞庭清波”專項行動聯席機制,在全市吹響了全面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的號角。
圖為正在整改的邵東市魏家橋合達采石場
“市聯席會議制度,是由市紀委監委牽頭,市發改局、市自然資源局、邵陽市生態環境局邵東分局等10個單位組成,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邵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開展日常工作,并跟蹤監督各成員單位工作推進情況。”邵東市紀委監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圖為生態修復前邵東市流澤鎮中陶煤礦廢棄矸石堆
圖為生態修復后邵東市流澤鎮中陶煤礦廢棄矸石堆
聯席“會戰”打破了各地區、各單位及部門間的隔閡,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合力,使得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類似魏家橋鎮報公鋪村的變化,正在邵東市各地不斷出現。以前受已關閉煤礦污染,流澤鎮中益村以下數十公里河流曾經呈鐵銹色,嚴重影響沿岸群眾生產生活。而今,通過實施礦洞規范化封堵、煤矸石堆生態修復、河道清淤、護坡復綠、礦涌水治理、水廠管網延伸等一系列環境修復工程,該地水質持續穩定達標,群眾用水有保障。火廠坪、簡家隴、魏家橋、仙槎橋、牛馬司5個鄉鎮,更是克服疫情、搶趕進度,建成污水處理廠,有效地遏制了水污染,極大提升了人居環境品質。
圖為擴建后的三龍污水處理廠
在“洞庭清波”專項行動中,邵東市紀委監委始終高懸環保問責利劍,對環境污染背后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實行“零容忍”。2021年5月7日,針對對簡家隴鎮大中村、建成村、龍口村等3個村安全飲水問題整改不到位的情況,該市紀委監委高度重視,成立專項調查組,僅用3天時間就查清了基本事實,4名相關干部因履職不力受到政務警告處分。
圖為完成建設且通水調試的魏家橋污水處理廠
“通過問責警醒干部、教育干部,讓警示變成自覺行動,最大限度為邵東的綠水青山站好崗放好哨。”邵東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修復生態環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需久久為功。邵東將完善機制,鞏固好整治成果,確保問題不反彈,為“守一江碧水、護洞庭清波”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