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縣古樓鄉的古樓茶莊地處雪峰山腹地,這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古樓茶葉。近年來,在邵陽市人大代表、湖南古樓雪峰云霧茶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冬紅積極引領下,探索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新模式,利用茶產業、茶文化、茶科技三產融合形式,盤活優勢資源資產,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因上世紀末市場波動、茶葉滯銷,古樓鄉的茶農種茶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為解決老百姓種茶后顧之憂,提高種茶效益,重振古樓茶鄉雄風,肖冬紅帶領古樓茶公司“做給農民看”。
肖冬紅流轉老百姓的土地,在雪峰山區鄉鎮種植示范性標準茶園1500多畝,建立有機生產基地5個。這些年來,公司先后投入資金2300多萬元,提質改造1500噸古樓綠茶生產線3條,新建500噸古樓紅茶標準生產車間,建設緊壓茶、白茶生產線,擴建茶葉倉儲2700平方米,保證了合作社和農民的茶鮮葉及時收購、有錢賺。
肖冬紅堅持科技興茶、創新發展,提高產品品質,提升產品附加值,不斷拓展市場。公司現已開發出三大茶系、二十多個類別的茶葉產品,產品通過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認證和食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在省級、國家級茶葉評比中榮獲金獎50多項,是湖南省名牌產品、湖南省十大紅茶企業產品品牌。
“我們不僅要讓貧困戶脫貧,還要讓他們富起來。”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肖冬紅看到老百姓種茶的積極性也提高了,于是決心帶著他們一起干,讓茶葉成為雪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黃金葉”。
公司在古樓鄉牽頭成立了6個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農民免費提供茶苗330萬株,免去苗木款80余萬元。并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產業經營模式,簽訂了“統一茶樹品種、統一種植生產管理、統一農用物資投入、統一采茶標準、統一保護價收購”,解除了老百姓茶葉難賣的后顧之憂,助推茶葉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這些年來,古樓鄉發展茶園6000畝,每畝增收3000元以上,為困難群眾和茶農增收2000萬元以上。同時,公司為提高茶農的收入,組建茶葉全產業鏈技術服務團隊,增設免費培訓班,先后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2個,引入茶葉新品種7個,實施茶園生態防治、品種改良、茶樹保水、紅茶加工等新技術15項,選育開發出古樓1號、古樓2號高端紅茶系列優質產品,為茶農提供全方位的免費培訓指導,提高了他們的茶葉種植效益,帶動全縣5個山區鄉、20個村、15000人脫貧致富。
看著家鄉的茶產業發展起來了,肖冬紅又開始探索一種以茶為主題的新興旅游模式:充分利用古樓鄉自然、人文、歷史、文化、民俗資源以及新增種類豐富的游玩設施,傾力打造茶文化生態休閑游玩園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周邊村民搭上旅游經濟的“順風車”、乘上鄉村振興的“時代舟”,實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賦能。
“我要繼續忠實履職,擔當作為,促進茶產業、茶文化、茶科技統籌發展,促進茶葉三產融合發展,讓茶葉成為雪峰山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肖冬紅堅定地表示,作為邵陽市茶業協會會長,接下來她將帶領全市茶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要求,統籌“三茶”工作,堅持不懈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編輯:李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