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5月21日訊(記者 何杰鋒)5月20日,武岡市永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銳電子”)生產車間內,公司工會主席、技術員黃碧云正仔細檢查著每一臺設備的運行狀態,與同事交流、記錄生產線上家電電器線束組裝情況。
裁線、裁管、接線、吹管……整個線束生產工藝下來需要經過10道作業。黃碧云不僅要熟悉線束生產工藝流程每個環節,而且在對線束進行最后的導通測試時,一旦出現任何異常,她必須找出原因,同時給出優化方案。
黃碧云1983年出生于洞口高沙,進入永銳電子前,主要從事人力資源、行政類工作。2017年3月,黃碧云入職永銳電子后,她給自己定的第一個目標是“學好一門技術,成為一名技術員。”
技術員這一崗位對于只從事過人力資源、行政類工作的黃碧云來說是陌生的領域,更是挑戰。為了掌握好技術,盡快勝任工作,她白天跟著師傅學,晚上拿著一張張圖紙虛心向一線作業人員請教,三個月的時間,她不僅熟知了生產現場環境、各個系統的生產工藝圖,還能加以運用并對生產異常問題提出建設性想法。
2017年7月,一線作業人員把最新完成的線束進行導通測試時,導通檢測屏顯示線束出現短路現象。黃碧云立即根據提示,對線束進行拆分檢查。造成短路問題的可能性多,比如接觸件結構設計不合理、材料選用錯誤、模具不穩定,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組裝不當等。經過4個多小時的檢查,最后發現是端子松動導致接觸不良。
“型號不一樣的線束,老模具必須要結合線束大小進行調節,因此會出現一些誤差,以致出現短路問題。”最后,她和同事深入研究提出模具裝置優化的方案,采取專模專用,這不僅杜絕了接觸不良現象,節省現場作業人員更換刀模的時間、減少換刀風險,保證了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同時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多年來,黃碧云與公司研發團隊攻克三大系統研發:《永銳工廠監控數字化展示運維采集系統V1.0》,實現設備故障響應提速60%;《永銳生產電纜組裝生產采集交互系統V1.0》,令工序銜接效率提升45% ;《CAPP工藝模擬繪圖互動管理系統V1.0》,將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30%。三套系統取得軟件著作權,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發展。
2018年,黃碧云被調入永銳電子項目組,負責項目申報兼工會工作。從那時起,如何為員工謀福利成了她最關注的問題。公司訂單量大,員工經常加班,為讓員工有獲得感、安全感,她向公司主要領導建議,給加班很晚的員工提供接送服務,同時給家庭困難職工提供助學幫助、住房補貼、節日補貼……
永銳電子員工陸民玉家住鄧元泰鎮,由于每天吃住在公司,沒辦法照顧家中小孩。為了解決他的后顧之憂,黃碧云向公司反映,公司立即與工業園區、教育局提出申請,通過積極對接,最后順利幫助陸民玉的孩子就近入學。目前,她已協同公司為20余名員工解決了子女入學難題。
黃碧云還積極參與公司扶貧車間建設,將廠里一部分勞動密集的生產線,以發包的形式下放到村組,直接或間接幫助800余名農村勞動力就業。黃碧云獲得“邵陽市勞動模范”“湖南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
從普通操作工到勞動模范,黃碧云用堅守證明:平凡崗位也能創造非凡價值。當被問及為何能堅持這么久時,她笑著說:“看著一個個技術難題被攻克,看著一批批新人成長起來,這種成就感是什么都換不來的。”
如今,已是“全國勞動模范”的黃碧云依然保持著學習的熱情。她的辦公桌上總是擺著最新的專業書籍,手機里存滿了技術講座視頻。“榮譽是激勵,更是鞭策,我將更加堅定信念、明確目標,在新征程上用技能書寫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擔當。”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