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 文旅

油畫“苦行僧”回家

來源:邵陽新聞網 作者:孫成學 2022-04-20 23:52

油畫“苦行僧”回家

——記邵陽市美協副主席、油畫藝委會主任、油畫家陳小川

修行的路上,雖有風霜雨雪,但并不能阻礙他對“家”的渴望。此心安處是吾鄉,藝術的殿堂,色彩的滋養,將洗凈“苦行僧”所有的勞頓,和追夢的艱辛。閱盡繁華,行者歸來,這是一個關于傳承、感恩和初心的故事……


游子返鄉

廣州闖蕩近20年,陳小川終究還是回來了,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家鄉,邵陽。

“一方面是家庭的影響,一方面是內心的召喚。”陳小川輕描淡寫地介紹當初為什么放棄在廣州已經如日中天的事業,這個決定的背后,卻經歷過多少糾結和掙扎。

“在廣州也不是不好”,1989年從廣州美院油畫系畢業之后,陳小川就一直在廣州創業,雕塑、壁畫、裝修設計等各類項目,一展所長,風生水起,公司越做越大。然而大城市里像螞蟻一樣的忙忙碌碌、面對甲方的委屈求全,陳小川總是感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藝術世家的熏陶早已在他的血液里植入了另一種基因。

陳小川油畫作品《風兒帶我去遠方》

當他在西外街拓印曾經為蔡鍔將軍啟蒙的爺爺陳子述題寫的“古仙人井”碑文和六嶺山“六嶺春色”牌匾時,當聽聞父親陳西川一臉驕傲地說起他的諸多著名畫家學生時,當他回想起在新疆度過的那一段腳踩泥土、率性勞作的農村生活時,陳小川的心早就回到了“仰頭看天”的過往,學畫的青春歲月,純粹而快樂。

父親陳西川1964年從內蒙古師大回到邵陽,從免費教青少年學畫到創辦西川美術,50多年間培育學生上萬、三千考上美院,其中李自健、劉人島、王文明、雷小洲、王炳炎、李路明、王曉鳴等畫家享譽海內外。堅持到2003年,陳西川已經74歲,身體不再硬朗。父親需要照顧,西川美術需要傳人,陳小川終于下定決心,返鄉尋找向往的生活,接過了這幅沉甸甸的擔子。


陳小川油畫作品《粑粑妹》

陳小川接任西川美術校長之后,校址幾經搬遷,但是美術教育的獨門秘笈一脈相承,他始終要求學生做到“眼高手低”,即眼界要高、手慢慢來。他經常把國內外大師的畫作放給學生看,鼓勵他們臨摹大師的作品,開闊眼界,提高審美能力。對于基本功的訓練,陳小川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更加注重寫生訓練,他認為“每個人對色彩的感覺不一樣、生活閱歷也不一樣、畫出來的東西肯定有差異,所以從啟蒙教育的第一口奶開始,就要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單純為了應考走向套路化、模式化,這才是美術教育的意義”。

轉瞬又近20年,西川美術在陳小川的支撐下,2000多名學生陸續從這里啟蒙、畢業, 300多名同學考上了中國美院、廣州美院等藝術高校,闊步走向美術的殿堂。陳小川的收獲又是什么呢?他顯得很是滿足:“跟學生在一起很快樂!我又過上了像農民一樣的生活,播種、耕作,伴隨幼苗一點一點長大、開花結果。”


感恩回家

回到邵陽老家的陳小川,其實還有一個心心念念的“家”——新疆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湖。他曾在那里洗滌心靈,那里更有他的救命恩人。

“這一段生活經歷卻影響了我一輩子。”那是1989年7月,相逢意氣為君飲,時年22歲的陳小川和一位畫友放下酒杯拿起油畫箱就闖進了新疆喀納斯。“跟一般游客不同的是,我們就住在農民家里,那時候還是土磚房,除了畫畫寫生,就跟老鄉一起去挖土豆、摘棉花、趕拉拉車、擠牛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去的時候,陳小川身上只帶了500元錢,就這樣在新疆呆了近一年。

9月23日,是陳小川銘記終生的一天。那天因寫生太過投入、天黑不知歸路,驟然又降冰雹,陳小川和畫友林中摸索近20個小時,渾身濕透,饑寒交迫。絕望之際,隱約看到遠處有燈光,他們拼盡全力向光狂奔,尋到一戶人家,急切敲門。當時,蒙古族圖瓦婦女芒果半夜起來照顧還沒滿月的女兒,盡管語言不通,卻毫不猶豫,將兩個陌生人請進家中,微笑著遞上熱毛巾和冒著香氣的奶酒。“我們像回到家一樣”,陳小川永遠記得那天絕處逢生的確幸,此后20多年,一直想去致謝。可惜未知恩人姓名,僅存一張照片。

陳小川回到當年的恩人家

時隔經年,喀納斯饋贈的“自由、淳樸、善良”不斷發酵,陳小川發現那里已成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回家”的念想于是悄然瘋長。幾經周折得知恩人的消息后,2019年7月,陳小川踏上“大美新疆 感恩之旅”,跨越五省、行程萬里,歷時三個多月,邊走邊畫,9月15日終于抵達喀納斯。

三十年夢回,陳小川決定為這個“家”做點實事:建一個“陳小川創作基地”,促進當地的美術教育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我打算以后每年來辦一次大型畫展或其他藝術交流活動,為這里的孩子們免費開辦美術講座,走的時候留下一幅作品,同時,也會定期邀請全國各地的畫家過來寫生”,陳小川說,喀納斯的風景太美了,繪畫藝術可以為其旅游資源注入文化內核,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到時候餐飲服務、文旅產品銷售也可以幫助鄉親們增收。不巧的是,由于疫情的影響,陳小川的計劃一再延期,“不過也正好趁這個機會多創作一些作品”。

陳小川油畫作品《救命恩人——芒果》

正是這感恩回饋的夙愿,牽引著陳小川驀然轉身,又回到了油畫“苦行僧”的涂抹日常。


追尋初心

“小川在經歷了改革開放前沿的商圈中摸爬滾打后,仍然回歸于少年時代對繪畫藝術追尋的夢想。”這是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版畫系原系主任王文明對陳小川的激賞。

經歷兩次“回家”,陳小川在追尋初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個人要有情懷,要有夢想,不然跟動物有什么區別?”陳小川如是說,“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多創作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

他喜歡“用西畫的語言講中國的事”,不斷創作寫實的油畫人物豐富中國文化的精神具象,以典型人物切入盛世中華的宏大敘事。這幾年,國有大事件,陳小川必有大創作。

油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21年,建黨100周年、中國全面小康,陳小川攜手畫友劉建華完成了2000mmx1450mm的巨幅油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油畫謳歌袁隆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領導下的中國農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了畫好這位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稻田守望者”,兩人多次到隆回縣羊古坳鎮超級稻高產攻關科研基地實地調研,走訪省農科院,觀看超級稻展覽館,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色彩草圖出來后獲袁隆平院士肯定,說畫出了豐收的喜悅。

創作期間,“小川畫得特別嚴謹,非常注意細節”,一起創作的劉建華記憶猶新,“為了把袁隆平牽手小姑娘的動作畫得更真實,他特意找人模擬牽手的場景,拍照仔細揣摩光影比例,輪廓結構和透視關系,他說絕對不能閉門造車,要經得起推敲。”每天8點動筆,天黑離開畫室,風雨無阻,嘔心瀝血,歷時8個多月終于畫完,作品成功入選“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湖南省大型美術作品展。期間,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不幸逝世,驚聞噩耗,陳小川和劉建華為表哀思,曾于當天提前發表該作品,引發國人心靈共鳴。

蔡鍔將軍油畫小色稿

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當選為邵陽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的陳小川有了一個頗為宏大的計劃:創作蔡鍔、魏源、賀綠汀、袁國平等邵陽歷史名人系列油畫,構建全體邵陽人的精神譜系。“今年是蔡鍔誕辰140周年,我爺爺是蔡鍔將軍的啟蒙老師、四爺爺擔任過蔡鍔的秘書、父親是蔡鍔的外甥女帶大的,有很深的淵源”,陳小川以此決定先畫這位再造共和的護國軍神。

2月以來,經與相關專家座談、赴蔡鍔博覽園實地調研,陳小川和劉建華巧妙構思、大膽創意,迅速完成了蔡鍔將軍油畫小色稿(600mmx800mm),巨幅作品(2000mmx1450mm)目前正在緊張創作中。

陳小川油畫作品《一束陽光》

他喜歡記錄、再現民族風情。近年來,他經常自駕去西藏、新疆、內蒙等地寫生,或帶隊到隆回、綏寧等地的少數民族地區搞創作。他先后創作了《風兒帶我去遠方》《轉山》《背負》《女人與灶臺》《臧女》《塔吉克老人》《苗族姑娘》《穿》《粑粑妹》《哥仨》《花瑤老太太》等少數民族題材的人物畫佳作30多幅。他的作品多次獲獎或入選省內外展覽,其中,《一束陽光》《小妹》等油畫作品被李自健美術館永久性收藏。

兜兜轉轉幾十年,陳小川又回歸到“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他經常沉浸在資江河畔自己的油畫工作室里創作,一畫就是一整天,單調而枯燥。但是每當靈感來了,確有莫大的樂趣。他已然把藝術當成了自己的終生信仰。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