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 文旅

新邵:省級非遺石馬江號子 勞動精神在人民中傳唱

來源:邵陽新聞網 作者:陳楚琪 吳珺 劉丈國 2021-06-10 18:20


邵陽新聞網6月10日訊(通訊員 吳珺 劉丈國 陳楚琪)6月10日,站在石馬江邊,76歲的新邵縣金塘灣村村民李賢貴唱起石馬江號子,雙目含情,鐵拳緊握。伴隨號子特有的渾厚高亢,讓我們仿佛又回到在石馬江沿岸的山壁旁,石工們正手持鐵釬,用盡全身力氣撬動一塊塊碩大的石塊,雕刻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小塘是有名的石工之鄉,近千年來,小塘石工口傳心授,世代傳承。解放前,小塘鎮每年有數以千計的石工外出做工,承包橋梁、祠堂、堤壩等石工建筑工程。所雕刻的龍、鳳、獅、象和“八仙過海”、“哪吒鬧海”等整套圖像,件件精巧玲瓏,栩栩如生。新中國成立后,小塘石工還參與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荊江分洪、資江大橋等重大工程。

“我十六歲開始同舅舅學石工,雕龍、刻鳳,包括喊號子,我都學得很好。”至今已過去60年了,李賢貴一直都記得,第一次跟著長輩們去山里開鑿適合雕刻的石頭,當舅舅把那根一米多長的鐵釬遞給他時,他要用胸膛死死抵著鐵釬的另一頭才能把它拿起來,而他的外公一邊用鐵錘準確無誤地擊打在鏨子上,一邊領著“號子”,身旁長輩們高聲附和,一種屬于傳承的精神在他的胸中沸騰。

石馬江號子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借鑒了梅山歌謠的元素,成為我國南方地區獨特的、與生產勞動密不可分的山歌型號子。它分為石工號子與漁工號子,石工號子以高亢粗獷的聲腔為主,漁工號子則以抒情柔美的聲腔為主。

石工們所喊的口號,分長號、短號、急號三類,長號用于拉石頭,短號用于撬石頭,急號用于抬石頭上坡過坳,不僅可以幫助大家統一動作,也能夠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號子唱起時,一人領唱,眾人應和,山回谷應,嘹亮震撼。石馬江號子通過放歌的形式,講述著千百年來石馬江流域的人們開山破石的勞動故事、生產勞動知識、風土人情,同時也宣傳倫理道德、歌頌男女情愛等,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發展成為一種民間的音樂形式。

這樣的傳統民間音樂,因為有石工們一代代傳承,所以一直延續了下來。而隨著機械刻石的出現,以前依靠手工雕刻的技藝逐漸被歷史所淘汰,和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石馬江號子也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困境。

歷年來,新邵縣高度重視“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通過挖掘、整理、宣傳推廣,使“非遺”散發出了靚麗的光彩。截至目前,該縣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2項,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1項,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9項。

“只要有人肯來學,我愿意毫無保留地教他,只希望號子和石匠技藝能夠傳承下去。”李賢貴感慨地說道。依靠手工雕刻的時代已經過去,石馬江號子看起來也變得過時,但是它所蘊含的精神卻不會過時。它代表了勞動人民的吃苦耐勞,是時代發展的見證,未來,也將會繼續在勞動人民中傳唱。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