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繪就美麗中國建設“邵陽畫卷”——寫在第53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
中共邵陽市委書記 嚴華
邵陽市人民政府市長 華學健
今年6月5日是第53個世界環境日,我國的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生態資源是邵陽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邵陽最具競爭力的優勢。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美麗邵陽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3年,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6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4天、優良率為88.8%;全市地表水總體水質為優,52個國省考斷面、16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完成營造林4.44萬公頃,治理受污染耕地3.81萬公頃,修復歷史遺留礦山678.3公頃;市本級和邵東、綏寧成功獲生態環境領域省政府真抓實干表揚激勵;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深入推進,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已達到國家公園設立條件,爭取第二批正式設立。
生態興則邵陽興,生態美則邵陽美。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更加自覺地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全局中謀劃推進,讓綠色生態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最充沛的動能、建設現代化新邵陽最厚重的底色。
要始終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2023年7月,黨中央時隔5年再次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著眼發展全局、強化一域擔當,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要持續發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認真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全力以赴消除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欠賬,化解生態安全領域風險隱患,守護好邵陽的好山、好水、好空氣。要全力守好藍天,強化區域污染協同治理,統籌推進供熱結構調整、機動車尾氣控制、VOCs綜合治理、揚塵污染整治和秸稈禁燒管控,不斷提高優良天數占比。要全力守護碧水,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四水同治,持續開展“Ⅲ類水質斷面清零”專項行動,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要全力守住凈土,深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強化危廢處置和農村污水處理,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調查,加強耕地土壤環境分類管理,嚴格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
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我們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統籌好發展與保護、發展和安全等關系,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要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加大對新能源、生物醫藥、裝配式建筑等新興綠色產業的培育力度,以及對化工、輕工等傳統產業的綠色化改造力度,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不斷提升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要按照產業發展規律,在確保生態系統功能不被破壞的基礎上,將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態資源作為生產投入品,通過運營實現生態資源的轉化與應用,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要認真落實“碳達峰十大行動”,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1+N”政策體系,積極參與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要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不僅要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更要統籌規劃公園、綠道等配套設施,讓群眾能夠推窗見綠、開門親水、移步進園,真正享受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果。要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加強生態廊道建設,積極建設綠色低碳社區,大力發展綠色建筑,不斷扮靚城市,讓市民“轉角遇見美”。要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加快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培植鄉土文化元素,讓鄉村美得有靈魂、綠得有特色。要加快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大力開展生態示范創建,堅持以點帶面,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創建國家級“兩山”基地。要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努力實現生產生活生態共贏。
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讓我們攜起手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筑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動美麗邵陽建設取得新的成效,為美麗湖南、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