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瀟湘,才聚夫夷。
4月5日,邵陽縣第三屆人才發展暨湘商回歸、返鄉創業大會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等463位院士專家、商界精英、青年才俊等齊聚于此,共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大計。
現場,26個湘商回歸項目、125個返鄉創業項目和113個公益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24億余元。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易洪海出席活動。
會議為該縣新增選的人才培訓、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總顧問、顧問團團長、副團長及顧問頒發聘書;為24名夫夷人才發放了“夫夷人才卡”及證書;為25人頒發了返鄉創業貢獻獎及榮譽證書。
會議期間,邵陽縣還舉行了人才發展暨湘商回歸返鄉創業高峰對話。王永、劉黎明、王煒、鄭建新、王超祥、黎仁寅、易定宏、唐未德、李惠海、羅長林、唐凱等來自科技、教育、商業、文旅行業的精英們,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交流,為邵陽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當天,與會人員分兩批先后參觀了中國供銷物流園、塘渡口鎮塘坪村林下經濟示范點、湖南金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中非經貿產業園、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
近年來,邵陽縣持續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和湘商回歸行動,緊緊圍繞油茶、新材料、新經濟等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做到有的放矢,堅持以“雙招雙引”新成效推動經濟新跨越。
搭建平臺載體,筑好人才“蓄水池”。該縣著力建設高能級平臺,不斷激發創業創新活力。掛牌成立邵陽縣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示范街,快速建成30萬平方米的新材料產業園,投資1.6億元打造新經濟產業園,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同時,設立湘商聯絡處10個,組建招商小分隊21支,通過“定點招商”“以商招商”“辦會招商”“人才招商”等方式,常態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活動。
傾情服務項目,鑄強環境“硬內核”。該縣持續優化全周期服務機制,營造優質人才生態。出臺18條人才新政,設立1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建成“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386套。設立人才編制周轉池,通過簡化招考程序,調劑編制招引急需緊缺人才24人。幫助解決引進人才子女就學、配偶安置、體檢就診等“關鍵小事”,讓廣大人才在該縣安身安心安業。全縣簽約產業項目56個,總金額達125.3億元;引進人才1205名,包括產業技術團隊11個、博士碩士研究生121人、高技能人才47人。
厚植產業優勢,構建引留“強磁場”。該縣現代產業基礎厚實、特色凸顯,初步建立現代化優勢產業體系。聚焦農產品加工轉化主導型縣域經濟功能定位,推動油茶、烤煙、雙季稻、生豬等4大特色產業改造升級,高標準建成返鄉創業示范基地 1058個,總投資 8.5億元。其中,油茶全產業鏈發展來勢喜人,2023年成功創建國家級油茶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油茶產業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鏈年產值從27億元上升至40億元。
創新體制機制,賦能發展“新高地”。2023年,邵陽縣著力打造近悅遠來人才高地。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50條,設立2億元產業發展基金和政策兌現辦公室,推行項目“全程代辦”“駐企服務員”制,及時兌付惠企資金;推行并聯審批,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深入開展“三送三解三優”,創新推出“企業評議部門”“局長電視踐諾”等模式。如今,“外商青睞、客商信賴、湘商看重”的營商環境已成為邵陽縣一張靚麗名片。(記者 劉其潔 通訊員 劉飛 吳智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