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7月21日訊(通訊員 謝佳倩)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邵陽縣塘田市鎮積極探索走“黨建引領促產業發展”的振興之路,有效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努力擘畫產業聚集、集體增收、群眾致富、鄉村振興新塘田的美麗藍圖。
以文旅融合為導向,跑出“紅綠古”振興加速度。塘田市鎮以“南方抗大”——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為核心,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整合周邊夫夷河、芙蓉峰、花園橋等10余處景點,構建起融黨性教育、歷史古跡、自然風景于一體的“紅綠古”紅色文旅教育綜合體,加速推動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創4A級景區建設。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建設集旅游觀光、采摘、體驗式教學、集體經濟創收為一體的綠色有機蔬菜產業園,租給村民種植水果蔬菜,既讓村民創收又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現講學院舊址所在的對河村老屋院子已完成美麗庭院建設,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拍照打卡。
以特色產業為依托,蹚出鄉村振興“塘田路子”。塘田市鎮堅持把產業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根基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保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按照“一村一品”產業布局,引導特色優勢產業集中規模發展。2022年全鎮烤煙移栽落實面積4020畝,新建烤煙房80多座,可為財政增加300萬稅收,農民增收800萬元,煙農創收600萬,打造“金葉塘田”品牌。河邊村烤煙種植面積1015畝,為全市唯一一個千畝烤煙村。雙井村烤煙、油茶、林蛙、黃花梨等產業預計年收入447萬元,長青村乳鴿養殖、沿灘村鵲雞養殖,中山村果園采摘......該鎮產業蓬勃發展累計帶動近千余脫貧戶實現再就業。
以分類施策為路徑,走服務創收新發展模式。塘田市鎮堅持市場導向,突出產業發展,制定了“建公司、派經理、做產業”的發展模式,走村集體經濟與群眾增收致富齊發展的產業黨建之路。全鎮23個村集體經濟公司和縣城發集團下屬的資興路橋共同注冊成立振裕三農服務有限公司,使村公司的經營范圍涵蓋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如建筑勞務分包、建設工程施工;農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農村民間工藝及制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經營;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及其他相關服務;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使用等。實現了治理與創收的雙贏,為農民群眾穩定增收注入了“源頭活水”。
(編輯:銀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