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工業與旅游牽手,能擦出怎樣的火花?紅網聚焦“先進制造業百強市(2023)榜單”湖南入選6地——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常德、岳陽,即日起推出“工業旅游看湖南”系列報道,展現湖南工業旅游發展新圖景。
湖南省第一座工業博物館——衡陽工業博物館。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莫楚寧 長沙報道
衡陽的歷史,是一部革命英雄史,也是一部工業發展史。從千年前的蔡倫造紙,到百年前的兵工廠、電工廠、中國鉛都水口山,再到我國第一套重力選礦機、第一臺環境噪聲檢測器、第一臺井下鏟運機等,工業基因鐫刻在衡陽的城市發展脈絡之中。
厚重的工業積淀賦予了衡陽獨特的氣質,耀眼的“衡陽制造”成了旅游的金字招牌。今天,人們走進衡陽大小廠區的生產車間、流水線旁,還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一道道榮光。
衡陽工業博物館還原了粵漢鐵路衡陽站場景。
讀寫衡陽制造史 看老工業區轉型新“網紅”
作為湖南省域副中心,衡陽走在了全國工業旅游發展的前列。2017年9月29日,湖南省第一座工業博物館——衡陽工業博物館正式開館。
這座博物館里收藏著工業遺存物3000余件,各種文獻資料、圖片近1000件,并運用油畫、場景還原、多媒體等輔助藝術展陳手段,營造出衡陽工業文明厚重又現代的總體形象,再現了衡陽工業輝煌成就。開館以來接待游客數十萬人次,已成為推薦衡陽的亮麗名片。
孩子們在建湘工業藝術園學習工業知識。
在珠暉區苗圃街道,隨著一臺臺大巴駛進建湘工業藝術園,一批又一批游客在此領略傳統制造業的魅力。
在建湘工業藝術園,游客能參觀、能體驗、能學習、有收獲。園區機械制造科普館生動再現了柴油機生產的各道機械制造工藝,玩銅藝術館的講解員會為游客詳細講解傳統失蠟鑄銅的流程與工藝。
2013年,建湘被認定為湖南省第一批省級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園區利用原來的廠房設備,引進了40多家機械制造為主的中小微企業,2022年產值1.4億,安置員工就業700多人。如何盤活工業遺存,以文化旅游反哺實體經濟,建湘交上了一份優秀答卷。
作為第三屆湖南省旅發大會重點觀摩項目之一,建湘工業文化街區已于2月開工,將打造為宜業、宜游、宜教、宜體驗、宜休閑的旅游目的地和網紅打卡地。
衡州酒文化博覽園詩酒文化墻。
科技賦能傳統制造業 讓工業旅游更好玩
今天,衡陽引以為傲的工業歷史正重新煥發光彩,與此同時,衡陽工業旅游也在變得更“好玩”。
南岳之南,湘江之濱,山秀水美,孕育出酒香醇厚的“雁峰酒”。建于1958年的湖南雁峰酒業有限公司打造了衡州酒文化博覽園,全面展示白酒生產工藝和酒文化。
2020年,公司新建了游客中心、衡州酒文化博物館,完善了參觀通道、標牌標識等配套設施,并計劃逐步將景區打造成為集釀酒、旅游、文創、研學等項目于一體的多功能園區,深度通入衡陽和湖南及中南地區全域旅游。
如今,每年有1萬人走進這里,嘗新酒、吃酒糟雞蛋、品老酒、美酒DIY、賞酒藝表演,感受湘酒文化的魅力。
古漢中藥工業旅游景區中醫藥文化展廳。
在古漢中藥工業旅游景區的悠悠藥香之中,藏著科技賦能中醫藥文化傳承的當代“神農”密碼。
景區正在重點打造的沉浸式中醫藥文化探秘館,將大量運用AR、VR技術,以5D飛行劇場技術創新呈現兩千年中醫藥傳承之路,結合元宇宙技術活態化馬王堆兩千年傳統漢代養生文化,融合數字人IP辛小追,讓游客擁有全新的感官體驗;還能在頗具深厚文化底蘊的養生探秘館、中醫館體驗中醫藥文化和中醫特色診療。
盤活工業遺存,促成傳統制造業與新科技的“夢幻聯動”,不僅是產業提質升級的需要,也是和文旅更好融合的重要抓手。作為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的承辦地,衡陽深耕工業旅游的腳步如今迎來了乘風提速,這正是“辦會興城”一大主題下的新思路,也將成為“立標打樣”的新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