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這是強大政治優勢與市場澎湃活力的“雙向奔赴”。今年發行的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已全部安排完畢,此事引發億萬人廣泛關切,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注入堅定信心與充實底氣。“1萬億”安排到位,正在加快推進實施,充分印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優勢辦大事、辦成事的政治優勢,激蕩起市場經濟的澎湃活力與強大后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新發展理念,必將為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合力。
突出重點,以人為本,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保障。據悉,1萬億中7000億用于“兩重”建設,即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并全部安排項目到位。如,長江沿線鐵路、“三北”工程建設等等。尤其是統籌推進“硬投資”與“軟建設”,將項目建設與配套改革結合起來,將側重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等等,把資金花在刀刃上,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筑牢廣泛的群眾基礎。
向“新”而行,激發市場經濟源頭活水。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加速演變的背景下,聚焦新質生產力建設,3000億元安排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新”工作。根據商務部發布最新數據,截至12月6日,有近3000萬名消費者參與以舊換新,購買相關家電產品4585萬臺,帶動銷售2019.7億元。讓美好生活與科技創新“聯動集成”,歲末年尾消費旺季的東風,將激發“兩新”市場活力,滿足消費者對物美價廉、高性價比、高科技含量的美好預期。
久久為功,以改革創新思維推動項目落地。投資連接著生產、供應、消費、科技等多鏈條,既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也給消費者帶來新實惠,更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解鎖新契機。故此,應立足于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1萬億”項目扎實落地見效,一抓到底、馳而不息。要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切實將強大政治優勢與經濟優勢轉化為造福廣大群眾、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宏觀經濟調控“有形之手”與資源優化配置“無形之手”兩手硬,最終落腳于人民群眾的幸福體驗。正如有人說,享受國家補貼買了家具家電、換了手機,期待明年繼續給力換個車。民生至上、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屬性,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要義。一分部署,九分落實。“1萬億”安排完畢,接下來就是以實干見實效、以實際求實績,增進群眾實實在在的福祉,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