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央網信辦啟動的“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猶如一場刮骨療毒的行業革命,在“破”與“立”的辯證統一中重構短視頻生態價值坐標,通過政府、平臺、用戶、社會的協同作戰筑牢內容防護墻,最終實現行業正本清源與動能轉換。這場行動不僅是對網絡生態的系統性治理,更是對短視頻行業價值邏輯的根本性重塑,標志著短視頻從“流量狂歡”邁向“價值深耕”的新階段。
破立并舉,在刮骨療毒中重構價值坐標。專項行動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直指行業沉疴,通過“破”與“立”的雙重邏輯重塑治理范式。在“破”的層面,行動精準打擊四類頑疾:惡意虛假擺拍者打造“苦情戲”收割流量,散布虛假信息者冒用權威身份制造社會焦慮,違背公序良俗者以低俗內容挑戰道德底線,違規引流營銷者利用話術陷阱騙取消費。這些亂象不僅侵蝕網絡空間的清朗底色,更暴露出部分從業者畸形的價值觀。例如,某平臺曾出現虛構“古董托管”劇情詐騙2000萬元的案例,其背后正是惡意營銷的黑色產業鏈在作祟。在“立”的維度,行動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賦能構建長效機制。一方面,明確平臺責任邊界,要求其完善算法推薦規則,防止“流量至上”的錯誤導向;另一方面,強化內容審核標準,運用AI技術與人工復核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識別精準度。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行動首次將“營利權限管理”納入整治范圍,通過限制違規賬號的商業變現能力,從源頭斬斷惡意營銷的利益鏈條。這種“破立結合”的治理哲學,既彰顯了整治決心,也為合規平臺留出發展空間。
多維共治,在協同作戰中筑牢防護高墻。短視頻治理絕非“單兵突進”,而是需要政府、平臺、用戶、社會的協同作戰,構建“四維防護網”。政府監管“長牙帶電”,網信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從嚴處置,建立典型案例曝光警示機制,形成強大震懾。平臺責任“落地生根”,頭部平臺通過優化算法模型,將用戶舉報率、完播率等指標納入推薦權重,倒逼內容質量提升。用戶參與“激活末梢”,暢通舉報渠道,設立“一鍵舉報”功能,鼓勵用戶成為網絡生態的“啄木鳥”。社會監督“織密網絡”,行業協會制定自律公約,媒體開設“曝光臺”,多方力量形成“一處違規、處處受限”的治理閉環。
正本清源,在價值回歸中激發發展動能。整治行動不是終點,而是行業轉型升級的起點。當惡意營銷的“浮沫”被蕩滌,短視頻行業正迎來“內容為王”的價值回歸。創作生態“去偽存真”,專項行動推動創作者從“流量投機”轉向“價值深耕”。科普博主通過3D動畫解析量子力學,單月漲粉百萬;非遺傳承人用短視頻記錄打鐵花技藝,讓千年絕技煥發新生。這些案例證明,優質內容自帶“流量密碼”,無需依賴低俗套路。產業價值“破圈升級”,短視頻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重塑商業邏輯。某家居品牌通過“場景化短視頻”展示產品使用效果,轉化率提升40%;農村主播“田間直播”助農,年銷售額突破億元。這種“內容即營銷”的模式,既滿足用戶需求,又創造經濟效益。文化傳播“提質增效”,短視頻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新載體。李子柒的田園生活視頻在海外播放量超百億,讓世界看見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博物館推出“文物會說話”系列短視頻,用年輕化表達激活歷史記憶。這些實踐證明,短視頻可以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的橋梁。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短視頻行業亟需以此次專項行動為契機,在“守正”中筑牢底線,在“創新”中開拓藍海。當每個創作者都以“內容工匠”自勉,當每個平臺都以“價值引領”為使命,短視頻必將成為傳播正能量、培育新風尚的主陣地,為網絡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這場治理革命的最終目標,不僅要還網絡空間以清朗,更要讓短視頻成為照亮時代的精神火炬。(文/沅水螢歌)